第九十六章:我见到了父亲(3 / 6)
熟练的汉文再说一次。
爸恭敬地向那位老者鞠身:“达摩多罗和佛大先乃大乘有宗之师。罗什打算先译大乘空宗论著,待日后再译有宗之说。故明日开始译《维摩诘所说经》。”
老僧面露不满,冷哼着大声说:“大乘有宗在天竺乃瑜伽行者派,为弥勒菩萨所创,因明之说最为明晰。你所倡导之空宗中观论,与有宗如何能比?”
我有些动气。这个老头居然当众用这么不客气的口吻对爸说话。我知道他是谁了,是与爸在佛法观点上意见相反的佛驮跋陀罗,中文名为觉贤。仗着他是大乘有宗的正统,来汉地后拼命打击爸的权威,想与爸分庭抗争。
“觉贤师弟,你来长安相助译经,罗什大欣悦之。与师弟共论法相,振发玄微,多所悟益。”爸依旧耐着性子好言好语地对他行礼,“罗什非是不愿译有宗之说。只是以为,大乘空宗之理在天竺已流传甚广,民众更易接受。而有宗渡人成佛却异常艰辛,有宗之说,现下并不适于中原。”
我禁不住点头。爸说的很有道理。中国的佛教派别大多数属于空宗,因为空宗诸派所倡导的“一阐提皆有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无情有性”等等,连小脚老太太都听得懂。可是有宗倡导的成佛途径艰涩难行且毫无把握,普通民众舍有宗而就空宗,不是很自然么?成佛的难易程度决定了这个教派在中国流行的时间长短。玄奘根据有宗创立的法相宗,全盘接受印度的有宗学说,结果玄奘一死,法相宗就消失,原因就在于此。
觉贤老头站起身,走到爸面前,鼻子重重哼气:“罗什,你所翻译与注解之经文,与他人相比也无特别之出,却得如此高的盛名,是何故?”
僧众们皆哗然,交头接耳的嗡嗡声四处响起。我气得差点跳起来。这老头怎么说话的?当着几千喊爸“师尊”的僧人,这样质疑爸的权威,摆明了是挑衅。本来不过是教派内部空、有之争,这老头却用人身攻击,太过分了!
爸脸色沉了一下,胸膛有些起伏。深呼吸几次,稳一稳情绪,仍然用恭敬的语气对着那鼻孔出气的老头说:“不过是众人看罗什年老之故。这些虚名,何必能称美谈?”
觉贤老头下巴一扬,又紧逼一步:“空宗有宗,孰优孰劣,你我可相约论战,一辨高下。”
爸已经平静下来,脸色如常,摇头说道:“师弟,当下之急,乃是译经。罗什才疏,自然无法与师弟抗衡,毋须论战,罗什认输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