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借书风波(3 / 5)
那边和市郊这里又隔着一座不大不小的山,农村走过来也是很费时间和体力,这下就更便宜了杜念。
自从知道郊区有野兔经常出没之后,杜念回家就摸索着做了一个捕兔器。树枝、竹枝可以就地取材,绳子做成索,绳索很灵活,可根据猎物自动调节大小,因为野兔的逃跑路线是直线而且又走老路,只要找好野兔的脚印位置,头天设好陷阱,第二天就能轻轻松松捕获到野兔。
现在野兔正好捉,每天都能捉一两只。
原本杜念可以捉活的,但是现在的形式不允许,如果被抓住,这是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杜念不敢犯险,每次出门就带一个刀子。
杀好后装到背筐里,上面盖上草就不会有人发现了。借口说自己捡来的,带回来让周秀兰给炒了吃,肉食店里偶尔也会有鸡鸭鱼兔羊等肉,所以也没惹到多少人的注意。
兔肉骨头太多,肉食店里买的人并不多,所以买兔肉不需要凭票,这下可便宜了杜念和周秀兰的嘴巴,就算是这样,周秀兰也不敢让杜念多吃,生怕被人举报给她扣个走资派的罪名,于是杜念就琢磨着拿到黑市去卖。
再后来打听到市里有副食品收/购站,最后索性连黑市也不去了,直接送到副食品收/购站。
副食品收/购站是属于国家的,经常有人过来卖一些自己养殖的禽蛋肉类,价格公道,也不用担心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
杜念每天都能收获一两只,按照每斤四毛算,每只七八斤左右,每天都有五六块钱的收入。后来不光能捉到野兔,还有野鸡,之后再去池塘把设了一宿的渔网拉上来,多的时候有七八条鱼,杜念也都一股脑的全都送去收/购站。
这样每天少则十来块,多则二三十的收入一直很稳定,重生前她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既没有也不敢有卖野味的想法,重生后这段时间她算了算自己的收入,已经接近两百块了。
这在当时可是一比巨款!
周秀兰是挨过□□过的人,对投机倒把,走资派这些特别敏感,她的思想观念里只有老实上班赚来的才安心。杜念无奈只得瞒下来,她可以趁着月初发工资的时候趁机多花钱,实际上钱花不出去杜念也并不苦恼,等改革开放后,她可以拿着大笔存款做为启动资金,到时候很快就能过上富裕的日子了。
第二天一早杜念还没起呢,就听见杜蓉蓉过来喊门了。
杜念隔着门应了一声,起来开了门。杜蓉蓉二话没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