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3 / 4)
时间街道两侧突然出现了好几个摆地摊的。农民朋友把自家自留地种出来的花生,地瓜等拿出来正大光明的售卖,再也不用偷偷摸虈摸去黑市了。
街道两旁开始有店铺出租,小卖部应运而生。周秀兰忙的走不出来家门,杜念就帮她留意着,最后在离家不远处的拐角相中了一个店铺。
店铺挺大,位于十字路口处,两面开门,可以容纳不少顾客。杜念过去谈了价格,出租的价格并不低,要二十块钱一个月,杜念一口气签了三年的。
现在看着房租是高,但是这个地段和上海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房租不出两年就得翻大个儿。
杜念回家就帮着周秀兰把东西搬了过来。还特意做了个牌匾,名字取的挺普通:周氏裁缝设计。
一开始周秀兰还心疼租金太贵,啰里啰嗦的不高兴:“二十太贵了!在平时都快赶上我多半个月做的赚的了。其实我在家里做挺好的,大家都知道咱们家能做手加工,名声早打出去了,而且也不用付房租。我觉得挺好,十块钱都够买一百斤玉米面儿了!”
“想发扬光大就得下点儿血本,手工作坊早晚会让汹涌的市场顶死的,现在出手,做的好了说不定你就能做成这行的龙头老大。等看着别人赚虈钱了你再去做,就难了,顾客认知度早就倾斜了。”杜念认真道。
刘磊很快道:“对对对!念儿妹子说的太对了!”
刘卿峰笑的特别宠溺:“放手干吧,秀兰。咱们念儿啥时候指导错过,再说二十块钱一个月不贵,我工资都四十一个月呢,怎么着也能养得起!”
周秀兰咬咬嘴唇:“要不,店铺换个地方,咱们街道口也挺好的,一块钱一个月。”
“街道口受众面太小了!不利于长期发展,这跟在家做差不离。”杜念开口。
周秀兰拗不过自己闺女,高低还是听话的搬了过去。后来发现生意比以前更火爆了。现在的布料仍然需要布票,杜念只好帮她进了几块绸缎之类的摆在柜台处。
上海物质观念比较超前,很多人攒不够布票,有不少人选择绸缎之类的。周秀兰听了杜念的意见,起早贪黑地做了一个月才做出十双鞋子,孩子的还快点,大人的鞋子就慢多了。开业这天,杜念专门设立了一个鞋柜展示区,把这几个成品鞋子全部摆了上去,也鼓动周秀兰扯了几尺丝绸,做了不少颜色各异的手帕摆在柜台上。
第一天开业,杜念还放了一挂鞭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