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那时年少(出书版完结)(2 / 7)
苏扬终于明白自己很傻很天真,可生活还得继续,他只能与自己较劲,和生活死磕。
十年一晃而过,苏扬由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沉默寡言的中年,他勤勤恳恳工作,战战兢兢活着。
然后在夜深人静之际,怀念曾经意气风发、有爱有理想的年少时光。
严格意义上讲,《那时年少》不是一部普通的青春成长小说,而是80后群体成长的真实写照。曾经的浪漫、生存的压力、单纯的过往、尴尬的当下,折射出了这个群体的共同命运,读来无比亲切,却又发人深思。
序1︱纯真﹍桐华
《那时年少》的故事是写给这样一群人:
1、2000年前后上大学;
2、2000年前后接触到网络,;
3、上过聊天室,见过网友;
4、大学时爱过,哭过,分手过;
5、为北京户口、上海户口苦恼过;
6、在北京、上海失业过;
7、望着汹涌人潮,摩天大楼,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
是的,这本书其实就是写给你、写给我,写给无数个曾在本世纪年少过、纯真过的人们的。
虽然本世纪才过了十年,但我可以现在就断言网络的普及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事情。往大里说,网络让无数散落的草根力量凝聚,增强了对政府机构的监督,增加了社会的公平,上海的钓鱼事件,公务员咆哮哥的道歉……一件件、一桩桩都和网络密不可分。往小里说,现在还有几对恋人的关系不是或滋生于网络,或发展于网络?还有几个人不用email?
网络就好像喝水、吃饭一样已经涔透到我们每一天,习惯得好似它本来就存在,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可是实际不过十年而已。1997年中国只有网民62万,2006年,根据《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的总数突破1.2亿。
网络走近平凡年轻人是在2000年前后。
十年前,中国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像故事中的一草一样风华正茂,胡楂子都未完全长硬,他们从中国的四面八方走进北京、上海,第一次融入中国最大的城市,第一次接触到网络。
在学校的公共机房,第一次申请电子邮箱,催着同学也申请,给坐在隔壁的同学写信,然后跑过去确认,真的能收到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