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汤药疑云 (7)(11 / 23)
上,还坐了一名老者,老者没穿官服,可别人对他都带着一股礼敬三分的神色。
看见宁渊进来,老者熟稔的对宁渊点了点头,宁渊不好拂他的面子,只好在拜过了皇帝之后,又朝他一躬身,唤了声,“叔公。”
“宁卿,你的这个侄孙当真是有些才华,如今东南三州可以安度此灾,他可功不可没。”皇帝第一句话竟然是朝宁国公说的,而且还夸赞了宁渊一番。
宁渊诚惶诚恐地跪下,便听见宁国公道:“皇上过誉,不过老臣也觉得这孩子聪明懂事,倒比我家里那个不成器的孙子聪明多了。”
“小人愚钝,哪里能和世子爷比较。”宁渊谦恭地道了一句。
“不光有才华,还很知礼,果然是可造之才。”皇帝点了点头,“你可知道,朕此次召你入宫,是因为你的计策有效,拯救灾区百姓于水火,所以要赏你?”
“皇上厚爱,小人不敢承受,且小人记得,小人已经说过了,不愿要什么封赏。”说完,宁渊抬起头,一双眼睛炯炯地看着皇帝。
皇帝了然道:“这个自然,其实即便你不作要求,朕也当为你同高郁翻案,毕竟宁国公,已经将事情都于朕细说了一通。”
宁渊知道宁国公曾带着张唯入宫踩了庞松一脚,当然还顺便道出了当初春闱场上设计诬陷的实情。其实皇帝虽然答应过宁渊,但他并没有多少当真要给宁渊平反的意思,毕竟那样多少会丢他这个天子的脸,此次东南三州灾情坎坷,他这个皇帝已经丢了不少脸了,未免被人笑话,还是能保一点是一点,到时候以经年事久,不好查探为由,将宁渊打发了,再赏他一笔金银,料他也不敢说什么。
哪只宁国公却掺合了一脚进来,宁国公如今虽然已无官职,但当朝三公中属他最为年长,也最为德高望重,朝中门生不少,皇帝也不好不给面子,加上陷害高郁的罪魁祸首庞松已然下狱,又有张唯这个证人在,皇帝便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打算将答应宁渊的事情了了。
“来人呐。”皇帝朝身边领命的太监吩咐道:“传朕口谕,立刻对外昭告,朕要恢复前翰林院大学士高郁的官位,收回对其降罪和革职的圣旨,还其无罪之身,另外现任大学士马文才勾结他人,陷害良臣,立刻革职查办。”待那太监领命去了以后,皇帝又对宁渊笑道:“至于你,朕也已撤去了你终身不得参加科考的谕令,若你愿意,明年春闱,便可参加,若能进士及地,相信以你的本事,定能成为朝中的一代良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