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汤药疑云 (8)(10 / 23)
“既然郡主如此说,那下官即便明知唐突,也想同郡主辩上几句。”宁渊微笑道:“郡主是否知晓,朱士行师此人的名号?”
“此人乃我大夏一代文豪,本郡主自然知道。”慕容玉露出得意的表情。
“朱士行师虽为夏人,可起一代文豪的名声,即便是在我大周也极其响亮,当初此人辅佐大夏皇帝,以儒学之道改革旧制,消除军队集权,重视民生,开考科举,教导皇帝以儒学中的王道思想治理天下,一度让大夏国泰民安,国力攀至顶峰,虽未曾改变大夏以武立国的根本,却也是开创了大夏儒林思想的先行之人。”
“看来朱士行师的名声,的确很响嘛。”慕容玉以为宁渊是在对她吹捧,笑了几声,“亏你们周人自以为以儒立国,却还要崇拜我等的先人,当真……”
“如此看来,郡主是不知道,朱士行师,其实是师承我大周文坛泰斗苏道先生之事了?”宁渊紧接着说出口的话,让慕容玉一愣。
“有这种事?”慕容玉一头雾水,“朱士行师怎么会是你们周人的徒弟?”
“行师行事低调,郡主又少读圣贤书,对这个中详细不了解也是有的。”宁渊一面笑一面说,“当初朱士行师为了学习王道思想,特地来我大周,拜在当时的文豪苏道先生名下,跟随苏道先生学习了二十载,更奉苏道先生为父,而在行师带回大夏的数卷典籍中,名声最响,也最为当时夏帝看中的一本《王道论》,便是从苏道先生的数本儒学著作中,整理摘抄而来,此事至今在我大周儒林中,都是一桩美谈。”
“那,那又如何!”慕容玉脸色有些难看,“就算这事是真的,那也是朱士行师青出于蓝,而你们周人固步自封!”
“是吗,那敢问郡主口中万学堂中的藏书典籍,有多少是出自你们大夏儒生之笔?”宁渊继续问。
“这……”
“我却是知道,历来被大夏皇上放于案边的治国四书,《王道论》,《国策论》,《世民杂记》,《儒林正史》,全然出自我们大周儒生之手,不光如此,在两国尚可自由通商的时候,我大周边关最受欢迎的商品,除了粮食等物资,便是各类儒生所写的经卷书籍,若大夏当真人才辈出,个个人中龙凤,又何必稀罕我等固步自封之人所撰写的东西?”
宁渊说话不紧不慢,却让慕容玉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郡主只觉得我儒林馆简陋,便料定了我大周人才凋零,不如大夏,实在是太过狭隘了,要知道我大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