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上)(3 / 5)
孩实在太聪明了!
开阳说什么也是中南地区的一线城市,开阳大学就算搁在全国也排得上号。作为开阳大学的教授,遇见的聪明学生不是没有,但这么小就能吃透国内外相关专著、还“稍微”涉猎外文知识、统计知识的,真没有!
更难得的是,他们真的肯下苦功夫去学。人家带来的书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连自己带的研究生都没看得这么深——更不用说其中还有不少国外的原文书!
这两个小家伙到底哪来的?
这个疑惑盘绕在开阳学术圈。
接下来的事更令人吃惊,他俩似乎并不满足,又开始把手伸到计算机领域。1991年的计算机水平还很落后,微软去年才有资格跟IBM争争个人电脑市场,视窗操作系统才发行到Windows3,很少人会花几千大洋与买台电脑回家摆着。
至少霍继海就没买,霍劲和莫凡还是听到开阳大学也开了计算机课程才开始琢磨这事的。
他们一开始琢磨,搞计算机的那撮人又有麻烦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没闲过。
就在这时候,远在首都的胡一岸突然创建了一本杂志——《时代思潮》。这几年胡老先生一直是文坛的砥柱人物,笔锋也逐渐趋向现实化,针砭时弊,犀利无比,倒也撑得起《时代思潮》这个名字。
说这杂志出现得突然倒也不准确,至少霍劲是知道的。
莫凡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忘记了91年曾经出现过一本《时代思潮》,但瞅着霍劲气定神闲的模样也就明白了,这是霍劲的手笔来着。
霍劲见莫凡没追问,只好开口解释:“胡老先生以前是我爸的老师,过年时我去拜访了几次,谈了一些想法,他似乎很赞同。对了,你小叔在灾情最严重时直奔前线,帮忙抗灾之余还写了一篇不错的东西,胡老先生对他挺满意,《时代思潮》应该缺不了他。”
莫建礼牢记着胡一岸说的话——“要到灾难中去,要到苦难中去,才能写出最甘甜的文字”,所以他听见莫建东往灾区调动也跟过来了,而且自愿奔向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参与过很多次救援行动。
本来上边还准备嘉奖莫建礼的,可他已经扑到稿纸上,刷刷刷地写个不停,好像着魔了一样。后来他又去了首都,捎过两次信后似乎就专心跟在胡老先生身边了——莫建礼本来就是一投入就容易忘我的人,也难怪莫凡和莫建东都不知道他参与创建《时代思潮》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