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历史轨迹(2 / 7)
多知名的压缩工具和压缩算法里也有an编码的身影。比如G等。”
“那然后呢?”沈芸问道。
沈斌道:“后来就是‘LZ算法’出现了,LZ是两个犹太人的姓氏缩写,他们分别在1977年和1978年提出了‘LZ77算法’和‘LZ78算法’。”
LZ系列算法其实并不新鲜,它们只是简单地应用了字典原理,并用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将字典技术运用于通用数据压缩领域。简单的说,就是用字典中的页码和行号来代替文章中的每个单词,而这一原理便是LZ系列算法的真谛。
1984年出现的LZW实际上是LZ78的一个变种,后来的一段时间里LZ78和LZW一度几乎统治了UNIX和DOS两大平台。但因为专利的缘故,LZW和LZ78一定程度上没有LZ77那么开放。
“电脑在诞生之初和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储容量一直很小,1984年的个人计算机标准配置不过360KB的5.25寸软盘而已,这就很好地催生了压缩行业的发展。”
“第三个时期就是高速发展的时期,1985年,SEA公司开发了第一个应用LZW算法的ARC压缩软件。但ARC是标准商用软件,是需要付费的。那时候就出现了一个人,他试图以一人之力改变整个压缩世界,很不幸,他成功了,所以SEA公司倒霉了。”
“他是谁?”
沈斌道:“菲利普·卡兹。”
“他到底做了什么?”沈芸有些好奇。
沈斌道:“这里就要先说说ARC软件了,它是一款早期的压缩工具,由两部分组成,除了一个EXE可执行文件外,还包括一段C语言源代码。菲利普·卡兹不满于这种收费软件,于是他将ARC的C语言源代码进行复制并用汇编语言重写,并将重写的压缩工具称作PKARC。”
PKARC不光与ARC完全兼容,而且由于使用汇编语言编写,所以它的速度较ARC来要更快。
“菲利普·卡兹的实力很强,所以他成功地捅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
或许菲利普·卡兹真是个天才,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新编的PKARC一经问世,他不仅给自己和亲密的朋友使用,他还将这个软件以非强迫性注册的共享方式向他人发放。也就是说即使不注册,用户照样可以毫无限制地使用比ARC更优秀的功能。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大批ARC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