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太子妃(2 / 4)
位,何况是罗士信?
罗士信面对如此质问,面上并无惧色,反而道:“我没有藐视藐视御史台、藐视大理寺的意思,更没有抬高刑部的做法。三法司分摊司法权乃是古来便有的制度。我无心挑衅。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制度目的便是为了防止个人以权谋私,处事不公,才有了以三法司相互监督督促的情况。而当前御史大夫杜淹有收受贿赂的嫌疑。大理寺卿崔善为畏首畏尾不敢过于深入案件,草率从事。三司会审不平不正,既然不平不正又凭什么不让人置疑?刑部尚书的职权便是掌天下刑法,查不平之事,翻不平之案。”
他深吸了口气道:“而今庐江王谋反案表面证据确凿,其中却存有无数疑点。殿下任命我为刑部尚书。为报殿下的知遇之恩自当尽心尽力的干好刑部之事。御史大夫不愿,大理寺卿不敢。那就由我刑部来。”
李世民更是恼火,道:“杜淹、崔善为都是我大唐功臣。为我大唐立下赫赫之功,你无凭无据岂容胡言。他们执掌司法多年,论及经验能力都在你之上,他们一致认可的事情,你又凭什么认定自己的对的?”
罗士信针锋相对的道:“就是因为他们经验能力在我之上才更显得有鬼,我都能看出有问题,他们有什么理由看不出来?事不查不明,案不断不清,既然有问题就要查个明明白白,不管是大案小案关联大小,才无愧刑部尚书这个职位。若要我糊涂办案,糊涂断案,我可做不到。就算杜大夫是殿下的心腹,有功于殿下,若犯了法,一样依法处置。”
李世民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罗士信也毫不畏惧的跟他对望着,丝毫不让。
便在这时,突然传来太子妃求见的消息。
李世民就如京剧中的变脸,脸上的气恼顿时不见,挥了挥手道:“下去下去,此事我们容后再议。”
罗士信见李世民一听长孙氏一来,什么也顾不得了,只好告退而去。
罗士信这退出大殿没多久,长孙氏的身影出现在了偏殿外。
“你怎么来了?”李世民屁颠屁颠的上去迎接,脸上一片笑语,宝贝万分的道:“有什么事情呼唤一声就是了,何必亲自来呢。万一惊动了胎儿,那可不妙了。”
长孙氏甜笑道:“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哪有那么危险。”对于郎君的呵护,她还是很开心的。
这个月她的天葵一直未来,已经当了三个孩子母亲的她有了一定的经验,怀疑自己又度珠胎暗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