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仁大义"罗士信(2 / 3)
海东三国人才奇缺,百济人口稀少,人才更是三国中最少的。高句丽有渊斌之、杨万春、渊盖苏文。新罗也有金庾信这一根独秀,然百济却没有优秀的统兵大将。所以他们的国家的兵卒作战能力极为薄弱,能够安然的立足海东,全靠三国相互制衡以及大和这个爹爹的相助。
金庾信对此绝对比罗士信更加了解。
论及兵力百济确实胜过新罗。但让罗士信来猜测胜负,他更加看好金庾信。毕竟日本让他给拖延住了,百济的兵力优势做不到碾压新罗。这种情况下,一个出色的统帅的价值意义就极为重要的。
果然金庾信不缺乏挑战的勇气!
罗士信对金庾信也不吝啬的表示自己的欣赏。若非知道金庾信对新罗的忠贞,就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一样,他真想撬新罗墙角了。
“百济,交给你们,大和自然由我来对付!”罗士信豪气干云的道:“任凭大和鬼子如何的诡诈,也挡不住我大唐的虎狼之师。不过我需要你们给我准备一个熟悉地形的人,以方便我行军。”
金德曼毫不犹豫的道:“这个自然。”
“还有后勤!”罗士信道:“我们行军过急,大军并没有带多少粮饷。我这六万兵的粮草调度,也需要你们费心了。”
金德曼秀眉不由的皱起,却没有多少迟疑,咬着牙颔首道:“大总管放心,所有军饷调度,我亲自操办,一定准备妥当。”
罗士信摇头道:“王女误会了,我们是盟军,有些地方应当相互体谅。你们受三国夹击,又困守孤城。情况我虽不知详细,却也能猜出一二。在这方面就别强撑,我从高句丽那里掠夺来了大批军粮,足够我唐军用度的。并不需要你们在这方面的支援,只是这次我们来的急,并没有带至溟州。也等不及他们送来,再行出兵。也就先向你们借借,等粮草送来,还于你们。”
金德曼、金庾信闻言相继动容,一并作揖。前者深沉的道:“大总管处处体谅我新罗,大恩大德,无以回报。”
想着罗士信的大仁大义,在想着他们自己存着点点阴暗的心思,金德曼、金庾信皆有挖个地洞钻下去的念头,太丑太丑。
看着金德曼、金庾信两人内疚的表情,罗士信有些过意不去了,想着自己还是单纯了些,做不到真正的心黑。
在何瑟罗州略作休整,罗士信领着六万唐军直接压向了大和在新罗的指挥中心西原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