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部分(3 / 6)
子的藩王们会在背地里捣鼓出什么样的事来,谁也吃不准。
“既放不得……那便怀柔重赏吧。”我叹了口气,说出自己的看法,“也希望他们能够有些自觉,懂得收敛。”
只要他们不步步进逼、欺人太甚,处事低调不张扬,我也并非是没有容人之量的。只要他们乖乖的,不要总想着一些不该想的……
“除了赏赐外,朕还想……将郭况提升为九卿……”
我蹙眉,情绪中瞬间流露一丝不满,但转眼瞧见对面斜躺在床上的刘秀笑得甚是淡定,脑中灵光闪过,已然明了,不禁嗔笑:“亏你想得出。”
刘秀见我不反对,便笑着招来代卬,拟下诏书,一一交代。
六月十九,建武帝下诏将刘辅从中山王的封邑改封为沛王,放出宫去,与母郭圣通一并住在北宫,郭圣通改称“沛太后”。与此同时,大加厚赏郭况,官封大鸿胪。
大鸿胪这个职位,位于九卿之一,官秩为中两千石,名头听起来的确不错,主管的却是诸侯及四方归附的蛮夷。只要是有关诸侯藩王的事都归大鸿胪管,除此之外,还兼管四方夷狄来朝进贡的使者以及那些在京充当质子的诸侯子弟。
郭圣通的五个皇子既是藩王,又是质子,让郭况当这个大鸿胪看管外甥再好不过。这算是一种提醒,也算是一种警示,让那些得了封邑却暂时无法就国的皇子,有所自觉,假如藩王在京有所错失,追究起责任来首当其冲的便是大鸿胪。
郭况升为九卿之一,外人瞧着感觉是皇帝顾念旧情——郭圣通虽然被废,郭家却仍得到异常荣宠,大病初愈后的皇帝数次临幸郭况府邸,赏赐金帛,丰盛莫比,以至于百姓给郭况家送了个响亮的外号——金穴!
圣宠如斯,京师民声无不称赞天子有情有义,是位宽厚仁君!
外交
建武二十年秋,九月里伏波将军马援从交阯班师回京,从交阯带回一尊高三尺五寸、围四尺五寸的铜马,此马乃用在南方缴获的骆越铜鼓所铸,意义非凡。刘秀分外欢喜,将铜马立于宣德殿下。不出两月,因乌桓、匈奴屡次犯边,匈奴甚至频频袭击天水、扶风、上党各郡县,不断滋扰边塞百姓,马援再次主动请战,刘秀恩准。
马援出发时,刘秀命文武百官送行,据闻当时梁松、窦固二人在其列。
早年因为内乱,无论从军队兵力还是民生国情,刚刚建立的汉朝都不足以应付周边的少数民族,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