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部分(3 / 6)
遗言。
更漏时分,阴识撇下济济一堂的阴氏子孙,怀着无限遗憾,与世长辞。
料理阴识丧事的同时,皇帝对于阴丰弑杀公主的处理结果也出来了,念在甥舅一家的情分上,准予不追究旁人,这件事就算不了了之。
是年,淮阳侯王霸薨。
永平三年二月,三年孝期满,皇帝除服,公卿提出当立皇后。皇帝对此没任何表态,最终由我出面,提议:“马贵人德冠后宫,就立她吧!”
皇帝并无异议,于是二月廿九,擢升贵人马氏为皇后,立马氏之子刘炟为皇太子。
四月十七,皇帝封皇长子刘建为千乘王,次子刘羡为广平王。
曲终
永平三年刘庄动起了脑子,想要把北宫推倒重建,大兴土木,充做后宫之用。时逢大旱,尚书仆射钟离意冒死进谏,刘庄本来听不进去,我得知后,将他喊到西宫,耳提面命一番。
“先皇一生节俭,不乐享受,现在国家虽然稍见起色,但也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天子怎可以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任意挥霍?”
刘庄羞愧,伏地认错,北宫重建一事就此搁浅。
也就是这年的年底,我带着他去了趟章陵,拜祭刘氏先祖。从章陵回来,我的腿脚便再不利索,及至后来,连日常行走都十分困难,所以更多的时间我都待在寝宫里不出去,但因为有影士的存在,我对刘庄的一些作为还是了若指掌。
永平四年春,刘庄出宫观览城第,打算到河内郡去游猎,刘苍上书规劝,刘庄知晓后,马上知错返回。
我观察了他好几年,发觉这孩子虽不是个创世皇帝,但在守成上,也算是个有为之君,虽然脾气太过刚烈,但国家的经济民生在他手里,确确实实在突飞猛进。
有感于这几年我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脑子也不比原来活络,于是找了个机会,我把刘庄找来,慎重的将辟邪令交到他手中。刘庄并不清楚影士机构的来龙去脉,我也说得含糊其辞,只假托这是他的父皇留下来的东西,念在他治国有方,现在一并交给他全权负责。
我不知道将影士交给刘庄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但他是我的儿子,是我和刘秀两人寄予了厚望的接班人,秀丽的江山要靠他一肩挑起来,国家的未来要靠他去创造!
正如邓禹所说,我要相信他,要学会放手,因为他是我和刘秀的儿子——我和刘秀的使命已经完结,剩下的,就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