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不堪提及的过往(9 / 15)
走到派出所门口,又回来了。过了几天,果然收到了一笔汇款,汇款人是袁家福,汇款的地点是泉州的一个邮政所。谢知云去了交警大队,把这事都告诉了交警。几年前的交通肇事案,一直没找到肇事司机,交警也很重视,查了好久,还派人去了泉州,最后仍旧没找到袁家福这个人。警察告诉谢知云说,可能汇款的人用的是个假名字。
那个年代,户籍管理很松散,在邮局汇款也不需要身份证,更没有摄像头之类的监控。这件案子于是又没了头绪,被搁置了下来。谢知云自己却没有放弃,她开始打听丈夫生前工作的饮料三厂的情况,现在这个饮料厂已经变成了时髦的饮料有限公司,据说在港商打算收购的前期,突然老三厂一个分管销售的副厂长筹集了所有的回笼资金,还发动一些工人集资,用集体集资买下了饮料三厂。
港商已经花巨资拿到了老三厂的保密配方,收购工厂受阻后,港商索性另觅地方建了新的饮料厂,按配方开始生产保健饮料。领头集资买下老三厂的那个副厂长,利用老三厂的厂房和工人,也开始了新饮品的生产。双方的竞争很激烈,还为了饮料的注册商标打了好几场官司。
那个带着人集资的副厂长,就叫聂东远。
真正引起谢知云对聂东远怀疑的,就是聂东远跟港商的几场官司。港商觉得聂东远重新生产的保健饮料,无论从口味和功能上,都非常像他们花巨资买下的保密配方饮料,所以他们怀疑聂东远利用职权,获得了保密配方。但是原来的保密配方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只有厂长、书记、技术科的配方管理员三个人知道。书记已经退休,而且脑溢血中风,时日无多,在医院挨日子而已。原来老三厂的厂长早就被港商挖角,到港商公司任职,拿着当时很高的薪水,也不太可能泄密。配方管理员就是谈少华,他在收购前就车祸身亡,那之后保险柜的钥匙就只有书记和厂长有。
港商还一度怀疑是病重的老书记泄密,但因为没有证据,此事就不了了之。聂东远的饮料公司继续使用华侨留下的商标,同时开始生产当年非常时髦的矿泉水,并逐步在迅速萌芽的饮料快消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聂东远真正迈入富豪之路,是从他完成对所有集资工人的股权回购开始的。当时他要集资救厂,大部分人都以为是个笑谈,厂里有本事的人早就另谋出路,调到更好的单位去了,没本事的人也都纷纷出去打工,只有极少部分人参与了集资,每家凑了几千块钱。在当时,几千块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