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倾国(8 / 10)
“是啊,相对下朝廷官兵简直是乌合之众,怪不得不堪一击,顺天王势如破竹。”
“当然,看看台上那些投降的官吏总兵,哪个不是手握重兵?个个一箭不发就降了,怪不得这大明要失了天下。”
“唉,真的要改朝换代了?”
不说这些名流士绅神情复杂,议论纷纷,此时台上的顺国丞相牛金星,抑扬顿挫,正宣读着李自成向天下发布的永昌元年诏书。
相比前时那个檄文,这诏书语气似有缓和,言说“君非甚暗”,认为崇祯皇帝并不是一个昏庸腐朽之人。
然后说:“……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甚至贿通宫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神,闾左之脂膏罄竭。公侯皆食肉绔袴,而倚为腹心,宦官悉龁糠犬豚,而借其耳目……”
言说明朝为何会到现今地步的原因。下面士绅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则听得叹息道:“是啊,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皇帝一向勤勉,就是身边奸臣小人太多了。”
又有人呜咽哭泣:“大明何致到了这一步。”
李自成已决意向京师进军,领兵五十万北上,并以李过为前锋,直扑京师。
五十万,当然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不过兵马虽多,李自成却不担心粮草,因为北上过去,州县城池太多了,随便打下一个,都可以解决大军所需的很大问题。
特别进入京畿重地后,收罗的财帛粮米都是河南、山东等地不能比。
让他担心的是京师坚固,守兵众多,就算有大量的内应,可能一时半刻也会攻打不下。
他麾下官将商议的结果,可能攻打京师,至少要攻三个月。
久则生变。
而且历来北上直取京师,危险重重,历史上也只有明太祖朱元璋成功过。
当时明太祖灭元方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
大顺现在形势跟当时有些象,然有些不象,比如陕西就没有攻下,为免意外,争取明朝皇帝投降是最理想的结果。
因此,李自成发布了诏书,劝说皇帝投降,更正告明朝官绅要审时度势,降迎新主。
诏书宣读完毕,下方军阵发出惊天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