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部分(6 / 6)
工作涉及到的物理理论几乎到了艰深的地步,往往先提出一个想法,然后苏措依次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计算,再想用想方设法的试验。她的数学相当不错,可是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邵炜的帮忙才能完成数学这部分的工作;至于试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体力活了。这门学科必须要跟世界紧密结合,每天都要留意外国物理学界的最新动态。以苏措的英语水平,别人两小时就能阅读完的文献,她得多用处出两倍的时间才加以阅读,才能确定自己把这篇文章全部看明白了。
所以她宿舍的灯每天都是最晚关的。大家都打趣说,苏措的房间是研究院里的灯塔,不论多么夜深,只要朝她那里一看,都可以看到光芒和希望。
这么刻苦也是卓有成效的,起初是她的勤奋得到了导师们的一致公认,几个月后再有人谈起她都感叹着说,真是个很有想法,思维灵活的女孩子啊。
平时的研究工作总是那么繁忙,一年的时间伴随着西北高原的再绿再黄飞快的过去了,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好像是那个李迫大梦的故事,睡下时还是年初,睁眼时已经到了年底,好像一年的都给缩减成了一晚而已。
研究生的假期几乎成了摆设,能不能真的放假全凭着老师的一个意思。尤其是如果在放假前一个月得到要求说要作一个新的项目的时候,同是理论原子物理专业师兄师姐们就开始齐声叹气,这个寒假将被大大缩短。他们五个人加上数学组的邵炜和三名研究生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两眼发直,一只眼睛盯着显示器上的数据,一只眼睛紧张的盯着那台据说造价若干百万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