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在湖广(为新书求推荐)(5 / 6)
局,你认为这满清是留着好,还是不留着好?”
“朝廷于夫有提点大恩,我自然当应报效朝廷。然今朝缺陷之深,早非行以新政,推以改革所能改变,所以这大清国早已经不和时宜。更何况,这大清国是满人之国,所以,自当不能再留……”
一辈子兢兢业业、苦心经营只为能让大清国早日富强,可现在呢?心想着,张之洞的神情暗淡下来,毕竟无论于公于私他知道自己一辈子的心血白费了。
听着他的话,辜鸿铭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这就是你的难处:朝廷于你有恩,你不能不报效朝廷,可今时时局已定,大清倾覆业已定成,两难!”
辜鸿铭的话说的极有技巧,并没有点破张之洞的那点私心,而是把事情归于“恩情”上,虽心知并不全是,但这会张之洞到也是点下头。
“正是这样。你有什么良法可以帮我摆脱这个两难?”
思考良久,辜鸿铭方才开口说。
“香涛兄,你说说,自古以来,王朝倾灭,可有忠臣?”
未加细想,张之洞便开口答道。
“古往今来,忠臣数不胜数。”
“那以今朝,做个忠臣又有何难?”
辜鸿铭一声反问却是让张之洞沉默不语。
“清之忠臣,非忠以汉奸之名污却身后之名,人何不难?”
沉默一会后,张之洞方才开口答道。
略为思忖后,辜鸿铭看张之洞开口问道。
“即为忠臣,又何惧他人污之?”
说着他的话峰一转。
“许是香涛兄担心那汉奸之名,即是大清之忠心,又何需担心这汉奸之名?若为汉人,又岂在乎朝廷之恩。”
张之洞在心里想,辜鸿铭的话虽然尖刻了一点,却大都实话。但于张之洞而言,他所思所想的更多的却是个人的利益,十年心血为的是什么?想到自己逐名禄一生,却落得这般下场。张之洞自然心有不甘。
而辜鸿铭却是继续说了下去。
“十年前,唐皇一纸通电而分满汉,九督议政,天下之权尽归地方,而今日,唐皇登基后,为何各地纷纷归献,汉臣为何多有异心,一因朝廷将覆,势所趋。二因身后之名,谓事满之士,皆为汉奸、族贼,满朝非中国之朝,以汉事满,本又令祖宗蒙羞,若再以身事忠,其行可耻,其为可憎,族人皆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