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自制药水(2 / 4)
杜宁致就连织毛衣的动作都分外雅致,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古典的韵味,看着她为青仲凡的病情忧心,一点一点透支女人短暂的美丽。她的目光一如既往的平和睿智,但掩藏在眼底的那抹义无反顾,分明透着一股“生同眠死同穴”的刻骨铭心。
看到她,不知怎地,陆珊突然又忆起了前世的陆奶奶,那个性情温和又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跟陆爷爷的相处如同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味。然而多年白开水一般的守候,谁说不是情深不寿呢?
若陆爷爷有朝一日战死沙场,或许,一辈子温和惯了的陆奶奶也会随他而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所谓爱情,或许是油盐柴米酱醋茶的琐碎与平淡,或许是红袖添香洗衣浆裳的鲜活与寡淡,或许是乐则同乐、忧则同忧、死则同殇的深刻与浪漫。
爱是比喜欢和好感多很多倍的感情,如果相爱,又怎么舍得把相聚的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琐事上?怎么舍得将彼此深厚的感情消磨在毫无意义的吵闹中?怎么舍得,你身受折磨,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怎么舍得,你的身体已经化为尘土,而我还独活于世上?
杜宁致与陆奶奶一样,她们从不说爱,但她们的所作所为,却完整地诠释了,什么叫爱情。
杜宁致温婉一笑,她理了理搅在一起的毛线团子,轻声说道:“早点起床也好,反正躺在那也睡不着,不如找点事情做。有你陪着我这老太婆说话解闷,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她现在正在为韦兴华织一件毛衣背心,那孩子家境不好,过得很节省,平时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要不是青仲凡经常找借口带他们去家里打牙祭,韦兴华一学期也不定吃上两会肉。
这个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但相比其他几个人来说,韦兴华和蔡晓东的日子显然更不好过。要不是青仲凡一直带着他们几个看诊,有额外的收入,恐怕这两个孩子是不会再继续念下去的。
杜宁致手巧,做她们这一行的,或多或少都会缝制戏服。知道青仲凡的学生中有些连衣服都穿不起,她便利用空闲时间去市场扯布,回家踩着缝纫机缝制衣服。
她也不怕那几个孩子不接受,她从不买多贵的布,只要质量尚可,她多是在款式和车工上费心思。做一件衣服也不费几块钱成本,但花费的心血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见杜宁致专心致志地织毛衣,陆珊只觉心中一片柔软,有一种名为感动的情绪突然涌了上来。
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