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囚笼(下)(6 / 9)
水路而下,且不说用船能载多少兵力,就是能载很多兵力,这段河面河流平缓,几乎就不存在溯流逆流的差距,而且弯道多,等于延长了航运,然后还要上岸,还要走一段路程,因此宋军即便想在金肃军与辽军会战,也来不及了。或者渡过黄河,不怕辛苦,顺着古长城这段道路插向盐州,再插向洪州,银州,麟州,府州,进入辽境,同样也来不及!
因此随着加入百姓越来越多,他的行军速度越来越慢,但因为产生这个错觉,斡特剌一点也不着急。相反,这些百姓,以后会有很多用场的,包括反攻,这是西夏的领土,干嘛不反攻,有了这些百姓,到时候辽国就会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势。
而且因为这些百姓离开家园,将家中所有贵重物资,以及粮草牲畜一起带了出来,这一行后勤十分充足,并且因为河套许多部族陆续加入,提供了许多牲畜水囊,带了足够的水,水源也不缺。
他的兵马向金肃军出发,金肃军那边涌来许多“民夫”,大搞建设,以便在辽军到达前,建设更多的堡砦关卡,同时又劝说百姓将还没有成熟的豆粟收割下来,交给各堡砦,当成青饲料,根据他们送来的重量,未来发放相关的物资。这是近处的,离宋境远的则直接用火烧,然后让百姓南下,前去麟州就食。
主要是这里有两个优势,这一带属于唐朝的胜州地区,在后梁时,辽国出兵,将胜州所有百姓掳往辽国。后来又占据这里,但迁徙过来的百姓都是来自山后各州的汉人。不指望这些汉人对宋朝有多少好感,但不会太排斥。同时这里以驻军为主,百姓不多,总共加在一起不过四五千户,容易安置迁徙。
同时各营主将亲自出面,向他们允诺了未来宋朝给予的种种好处,用此来弥补他们的损失,但还是不迁徙的,则用强硬手段了,强行焚烧其庄稼房舍。
斡特剌大军抵达金肃军时,这两军一州所有百姓都被迁徙一空,庄稼同样烧得干干净净,也就是宋朝即将执行坚壁清野战术。
这也是常见的战术了,还没有引起斡特剌警觉,因此到达金肃军时,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派使责问张守约。
你们这些宋人,胆子好大,居然敢公开入侵我朝。
不知道俺们辽国是老虎吗!
张守约也给了回话,西夏自李继迁起,就是一群无赖不守信义的乱臣贼子,具体的不用说了,证据太多太多,象李继迁打不赢就投降,安定下来后又接着造反,生生拖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