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发难(4 / 4)
然能解决的。”
许文本已经多日不上朝,何况朝中主管钱粮营建之事的,本来也是哥哥。为难的肯定是他。我不说话只是为了避嫌。
我所担心的,只是苏恒想要给太后造池子,哥哥便贤良恭顺的给苏恒出钱。
——他从来都没有驳过苏恒的想法。不管苏恒怎么异想天开,多少人劝他说行不通,哥哥都只站在苏恒一边,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法子帮他把难题化解了,任他毫无后顾之忧的往前去。苏恒也从来都没有疑过哥哥。
他与哥哥君臣相得,这已不待后世评说。
不过,苏恒过去也没做过蠢事就是了。
我说:“但愿吧。太后病早些好,咱们也早些放心。”
不过我还是多虑了,哥哥并没有盲从,也没有犯糊涂。
这一回他在朝堂上将近些年的用度与进账一一向苏恒禀明了,而后一本正经的表示,太后的病当然得治,温泉也得挖,他能调转出十万钱来帮太后凿池子。
少府寺卿莫畅因为太后的事被罚了俸,少府治下太医院至今还人仰马翻。莫畅生怕再获罪,便一言不发。
朝中谁不是人精?自然都不会出让太后移驾汤泉宫的主意。便只附议哥哥。
最后还是房瑄帮苏恒解的围。他是咬紧了牙,要跟哥哥作对到底。说如今天下未定,不该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哥哥身为大司农,不但不劝说皇上戒奢尚简,反而逢迎圣意,实在该杀。
但凡打过仗的人,都知道十万钱能做多少事。一石粟米大约要一百五十钱,十万钱只能买不到七百石粟米。而顾长卿一挂菩萨图的润笔,便要两百石米。
不过房瑄这种纯粹的读书人,想必是不言阿堵物的。自然听不出哥哥的言下之意。
哥哥便冷冰冰的反驳,问道,难道太后的病就不治了?房瑄是要陷皇上于不孝吗?
房瑄一时冲动,便说,汤泉宫有现成温泉,略加修葺便可,何必再凿山引泉?
哥哥便不说话了——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已经有人代劳了,也确实没必要再开口。反正被弹劾一次,对哥哥而言不痛不痒。
这个房瑄确实是个妙人,本来我还想着,若僵持下来,便只能安排人出头,看来也不必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