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秋十三娘(2 / 3)
自却决定让双成姨娘也做一个简单些的,若是女儿做出的香囊不如意,到时候便用双成姨娘做的顶上去。
华灼不知母亲的打算,但却是下了心思要把香囊做好,回到秀阁便开始琢磨。她刺绣功底不到家,自然是不能拿出来献丑的,可是香囊上若是没有刺绣,又如何才能显得精巧起来,让那位眼界高的教习看得上呢?
七巧和八秀两个也不通刺绣,端了两张矮墩儿一起坐在那里帮着她苦思冥想。
或许可以在针脚上下工夫。
华灼想了好半天,觉得自己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这一点长处了,针脚细密,是她后来慢慢练出来的,因为在乔家不受重视,连丫环都使唤不动,刘嬷嬷年纪又大了,手眼不灵便,衣服破了也没人帮着做新的,只能自己补一补,只要针脚好,几乎看不出修补的痕迹,就这样慢慢把针脚工夫给练了出来。
“七巧,八绣,你们找些碎布来,要颜色不一样的。”
华灼最后做出的,是一只青底映红莲的香囊,她不会刺绣,干脆就用藏青色的面料缝成香囊整体,用红色布片裁成莲花状的花瓣,绿色布片裁成荷叶,一片一片地贴上去,用细密的针线缝好,因为针脚藏得深,不仔细看,倒像藏青色面料上本身就印染了这幅小小的莲花图,虽算不上精巧,但也占个别出心裁,至少方氏见了这个香囊后,赞赏地点点头,再没提要双成姨娘另做香囊的事。
过了两日,天气晴好,方氏准备了一下,就带着华灼出了门。
因为刚出月子不久,方氏还是不敢大意,头上戴了狐皮帽,只插了一支双头凤簪做点缀,身上围了厚厚的斗篷,也是用狐皮做的,又在马车里放上了两个火盆,旁边更装了一篮子银霜炭。
华灼被两个丫头扶上了车,知道要出门,八秀十分兴奋,翻箱倒柜的,找了一身祥云纹的粉红袄子,前襟用灰鼠皮缀了,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簪了两朵梅花珠子,耳朵上挂了两颗粉色小珍珠,衬得她粉嫩嫩的,又不失名门贵女的气度。
趁着路上还有时间,方氏就给华灼仔细介绍这位刺绣教习。
“她姓秋,族中行十三,外人便称她秋十三娘,原也是出自书香之家,只是家道中落,父母又早亡,便寄养在同族叔婶家中,早年曾许过人家,谁知到出嫁时,男方家嫌她克父妨母命不好,硬是不肯让她入门,秋十三娘气恨难当,受辱不过,一时想不开就投了河,不料被族人救了回来,大病了一场,倒似想通了一般,不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