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3 / 6)
射灯的照耀下异常闪耀。她看到他走进来,朝他笑了笑,叫了一声他的名字——他在这里工作时的名字。
“她走了半小时了。”
“是吗,她去哪儿了?”
那女孩儿耸了耸肩。“她没说。”
加百列看了看表。四点十五分。他决定在晚饭前再留几个小时给贝利尼的作品。
“如果你看到她,跟她说我在教堂。”
“没问题,拜拜,马里奥。”
他向里亚尔托大桥走去。穿过一条街后,他左转,直奔那座赤褐色的小教堂。到达目的地后,他在大门前停了下来。半圆壁的阴影下站着一个他认识的人,那是情报处的一名特工人员,名叫拉米。他出现在威尼斯只可能有一个原因。他见加百列发现自己后便望向门口。加百列径直走了进去。
教堂的修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座位被从希腊十字教堂中殿移走,暂时摆在东面的墙边。塞巴斯蒂亚诺·德尔·皮翁博的主祭坛已经清理完毕,此时还没点蜡烛,整个祭坛笼罩在傍晚的昏暗光线中。贝利尼的作品在圣徒哲罗姆礼拜堂的右边,它原本被挡在一副盖着防水帆布的脚手架后面,但现在脚手架已经移走,画作在日光灯下显得有些刺眼。基娅拉转身看到了加百列,沙姆龙的目光却依然停在那幅画上。
“你知道吗,加百列,连我都不得不承认,它很美。”
他的口吻听上去很勉强。沙姆龙,这个正宗的以色列人,对艺术可谓毫无感觉。在他看来,只有完美的计划或是对敌人的彻底粉碎才称得上是“美”。但引起加百列注意的却是另一件事:沙姆龙在这样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居然和自己说起希伯来语,而且还说出了自己的真名。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漂亮,”他重复了一遍,然后一脸悲切地转向了加百列,“可惜的是你没时间完成它了。”
约1.77米,68公斤。
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1804-1881),英国政治家。
威尼斯
沙姆龙疲惫地坐在教堂的长椅上,用他那长满老人斑的手示意加百列调整荧光灯的角度。他从一个金属箱里拿出一枚马尼拉纸的信封,然后从信封里掏出三张照片。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其中一张放在加百列手上。照片中的加百列正和基娅拉在坎普新犹太区一起并肩行走。加百列仔细地审视着这张照片,仿佛它是一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