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1 / 8)
离别总是会伤感,路在远到了美国,下了飞机,马上电话打过来,视频通话,各自安好,两个人的心里安稳多了。
他不在身边了,南汐的生活一下子余出好大的空间。
那个周末,她带着小河,去见了一位新的医生。
小河对新医生有严重的抵触情绪,非常不配合。她拒绝回答新医生的问题,也拒绝接受催眠。
新医生告诉南汐:“你妹妹对外界有非常强烈的恐惧感,她不相信任何人,她几乎是一个全封闭的堡垒,要想攻克她的内心,需要有极大的耐心,你要给我时间。”
南汐觉得奇怪:“是这样吗?我还以为她最近的状况好多了呢,以前她很依赖我的一个朋友,那个人离开后,她的情绪极不稳定。这一阵子她渐渐地安静了,不吵不闹,吃饭极香,睡觉极沉,我还挺高兴的呢。”
“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准确的结论,但是依我多年与自闭症患者接触的经验,她的安静说不定是假象......或者说......她是在某种暗示下生活的,她的内心世界是经过加工重构的......总之她不是你了解的那个样子,至于她在想些什么,等我慢慢地探索吧。”医生似乎对南河这个病人很有兴趣,和南汐说了很多。
南汐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开始不安。医生用了“加工重构”这四个字,让她有些害怕。
她在想,到底是谁重构了小河的内心世界?想来想去,似乎只有邓嘉祥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
她把南河对邓嘉祥的感情和依赖告诉了医生,医生点头表示知道了。
第一次见新医生,并没有得出确切地结论来。
出于尊重,南汐并没有把带着小河看新医生的事告诉周大夫。她想:新医生虽然在这个领域名气不小,但他并不如周大夫了解小河。所以对于小河来说,到底是接受新医生的治疗比较好,还是延续周大夫的方法比较好,现在还是未知数。
她想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不过听了新医生的建议,她开始留心观察自己的妹妹。
说实话,她是真的看不出小河有什么不妥。
做为了一个正在康复期的自闭症患者,小河的情况令人十分乐观。她可以和身边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她食欲大增,经常向阿姨喊饿,虽然气色仍然不太好,但是人却变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