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职场“小鲜肉”(6 / 9)
嫌我们脏!江水倒灌进塘里了,洗洗涮涮吃喝拉撒,全指着门口的当家塘呢……”
刘素英拍拍永刚老婆:“注意卫生。我们一回去就派船来接你们!”
郑雨晴闭上眼睛,尽量不去联想,也不敢咀嚼,心里一横,囫囵吞枣地把那碗面条全部倒进肚里。
“有人说记者是份体面的工作,是无冕之王,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也是从记者岗位上干出来的,这几十年我一直努力在寻找一个确切的答案,记者到底是什么。我想记者意味着关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责任。我们要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新闻,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暴雨如注,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午夜,我们随时准备冲向现场,冲向第一线,冲到所有人的前面。记者还意味着永无止境地追寻真相,哪怕真相让我们目瞪口呆,让我们怒不可遏,让我们泪流满面。当那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发生时,当那些真真假假的新闻浮现时,我都能在现场,我都在苦苦追索,这就够了。”傅总编在表彰大会上发言。
台上披红戴绿地站着十名记者。刘素英赫然立在中央。
郑雨晴忍不住地落泪,鼓掌把手都给拍肿了。
不经历生死,你很难理解“我在现场”这几个字的分量。记者,是拿生命与热血在书写报章。
二十二岁的郑雨晴,初出茅庐便旗开得胜。她跟着指导老师刘素英,以一组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民生报道《百年大水中的江心孤岛》,夺得当年的省新闻一等奖,并因此提前半年转正。据说总编辑傅云鹏在看她稿子的时候,异常欣赏,还吟了两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保罗经常拿提前转正与她说事:“郑雨晴啊,新闻一等奖你分了一千块的奖金,又早我半年拿上报社的全额奖金和转正工资,算算你多占多少便宜?就连每个月的卫生纸,都比我多发好几包!”
郑雨晴佯怒:“你就这点出息,卫生纸你也跟我比?我是女人诶!”
“我知道啊,我虽是男人身,可是……哎,有句俗话你听说过没有,十男九痔啊!”
郑雨晴哭笑不得:“你滚蛋吧。”
李保罗装死,把头往桌子上一磕:“人家不滚。反正,你得请客,否则天理难容天打雷劈……”
郑雨晴入职时,纸媒风光无限。都市报社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不停地增容扩版招兵买马,报纸发行和广告收入翻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