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转角七百年的回眸(7 / 11)
发生在梧桐树下。梧桐在江州,已经不是树,它是命,是魂,是精气神,是传家宝,是吉祥物。
粟主任从读者反馈中选出一篇高中生的来稿,冠以《梧桐美景入梦来》,干脆利索地引爆七百周年活动第一个点:
“小时候,满城皆是梧桐树。它像爸爸,为我遮风挡雨,它像妈妈,最是朴实无华……如今这一切只能在梦中找寻。家乡的梧桐树啊,在你被截肢修剪连根搬家的时候,我居然没有问一声:你疼吗?江州七百年的生日盛宴,梧桐树,你还会回来吗?”
乡韵乡情乡愁,借着这篇作文,一下就蒸腾起来。
粟主任看看火候差不多,赶紧收口,在报上推出结论:七百年江州市庆,让我们为自己的城市,重新栽种梧桐树吧!
高飞立即表示对郑雨晴工作的支持,以悦信集团的名义带头认购四株梧桐,并以企业名号为这四棵树命名。
高飞这一玩法,引发活动的第二爆点。右右和亮亮前期拉来的资金,这时候全使上了劲!民间的众筹资金,也跟着哗哗哗地涌进来了。企事业单位认捐,百姓家庭认捐,夫妇新婚、老人百岁、婴儿初诞、孩子成年……无数美好的期许,都寄托在梧桐树上。纪念树的含义层出不穷。
市领导们感到新鲜,没想到郑雨晴真的不花一分钱就把酒打回来了。江州的名气,现在不仅全国知晓,甚至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了知名度。一提江州,必说梧桐,一看到梧桐,必联想到江州。借着这次炒作,《都市报》和郑雨晴也威名四方。
市委专门为梧桐树开了个协调会,卢书记非常欣慰地说:“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的转身和探索,《都市报》做出令人信服的尝试,效果很好。先头批的500万宣传经费,市里决定,就留在《都市报》账上。”
江市长提出认捐的梧桐树种在新区:“那边正好新路刚刚修成,还没来得及种行道树呢。如果把众筹来的梧桐种那里,市政这块也能省下一笔钱。郑社长再接着做一系列的人文题材,借着‘七百年’这个概念炒一炒,新区那边的商圈和房地产,很快也就起来了!”
一室领导听得哈哈大笑!
“算来算去,还是老江占了最大的便宜!”
“我以为不花钱打酒,是郑社长自己的独创,现在看来,是江市长薪火相传!”
郑雨晴谦恭道:“我只学到皮毛,眼光狭窄。领导才是高屋建瓴。”她趁机提出梧桐观景路今后的落叶,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