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师徒(2 / 4)
样,满是从深渊回到天堂的感动。
韩菲飞快地转过身来,端正地坐在床上,满脸庆幸和感激地看着苏牧风道:“菲谢过先生!”
看着少女感激的神色,苏牧风觉得自己良心好疼。
轻咳一声,苏牧风连忙解释道:“其实你不用觉得自责,这件事本来就是我的错。”
韩菲闻言,严肃道:“先生不必安慰菲,菲在师前失仪,错无可辩,今后绝不会再犯,如有疏漏,先生可以随意责罚!”
苏牧风:“……”
好吧,现在的韩菲在稷下学宫所接触的思想,还大多是儒家的学说,对“礼”的考究,可以说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摇摇头,苏牧风也不再去试图扭转少女的观念,转移话题道:“此事就此过去,不要再谈了。韩菲,现在的你,对‘法’的理解有多少?”
韩菲闻言,思量一会儿,正色道:“先生走后,菲在这三天中闭门不出,反复思索,对法之一道,算是有了最基本的一些看法,希望先生指正!”
苏牧风眼神一凝,然后又柔和了许多。
为了两句话,三天闭门思索,这孩子,果然是未来那个法家的大成之人啊!
“在菲看来,所谓法,正是由统治者制定的、为规范社会秩序而存在的社会道德条例汇总……”
听着韩菲简洁而有条不紊地叙述,苏牧风再次对韩菲的天赋有了直观的认识。
对于中洲大陆的春秋战国历史,苏牧风并没有多少了解,但他心中也有着大概的轮廓。
没有成型的法家思想,也就等于春秋各国的变法无从谈起,“法律”这一名词,在世人心中应当只是模糊的一个政治概念。
而韩菲却能从各国简单的法律体系中,对“法”作出比较清晰的定义,这就足以说明她的天赋有多么惊人。
当然,少女毕竟年幼,也刚刚接触法家思想的概念,难免有所疏漏——而纠正这些问题,正是苏牧风的职责。
待韩菲说完,苏牧风微笑道:“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菲原先一脸期待地等着先生的指正,突然听到这句话,先是一愣,疑惑地思量着,然后双目一凝,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道:“编著图籍,设于官府,布之百姓……”
“原来如此!菲明白了!”漫长的思考之后,韩菲目光如炬道:“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