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无声之处亦有戏(3 / 9)
轻轻放下时,赵队没有去看的意思,只是抚着下巴,在想着什么,不经意抬头,他笑了笑道:“放这儿吧,方向感很重要,没有找到方向感之前,看再多的资料也是白费功夫。”
是啊,枪案这个圈子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涉案的嫌疑人个个都是久经考验的老炮,这在某种程度上比大海捞针更难,因为个个都有嫌疑,而且嫌疑都不小,这些一劳、二劳出来的人,赵家成就不信那个真的改邪归正了。
那是个好生意,只要有合适的无缝管,有些神人一尊台锯就能加工出枪械来,他记得前数年办过一个案子,那自制的枪经检测,击发出口动能比五四名枪还要大,对,改装……赵家成神经质地翻阅着检测报告,喊着枪械技侦,匆匆赶来的技侦一听说东明的枪案,他找着检测报告解释着:“用的是七七式子弹,根据弹道检测,出口动能比七七式手枪低了一点七焦耳……很可能是经过什么阻隔,后来我们又对子弹形成的螺旋纹分析,我们怀疑嫌疑人应该使用消声器了。”
“消声器的手工制作难度大不大?不是可能,而是肯定有,人群里根本没有人发现开枪,而是保镖开枪才乱起来的。那一枪如果就在谁身边炸响,肯定不会不引起注意。”赵队长道。
“理论上难度不大……两根不同口径的钢管套在一起,夹层用石棉或者其他隔音材料就成,只需要点焊和做一个简单的螺纹拧在枪口就即可,这样虽然降低子弹初速了,可隐敝姓更强了,便于近距离射杀。”技侦道。
这一下子把赵家成兴趣提起来了,挥手屏退着技侦,翻阅着一堆枪案嫌疑人资料,重点查找有技术工种背景,和有类似作案方式的人员。
有,而且还不少,粗粗一览已经挑出来了十几人,都是下岗大潮造就的一批犯罪精英。其实也柴占山也算其中的一位。
他叹了口气,想起一位犯罪学家说的话:犯罪改变不了环境,而环境却在左右着犯罪,包括犯罪的数量和犯罪的形式。
正思忖着,外勤两个组回来了,曲直带了一组,汇报着排查结果,确定的原维特人员目标找到了一半,不是转行到那个歌城吧台了,就是又到那儿当临时工去了,保安收银一类,实在不好摸查,另一组两人却是争执着,有点脸红了,赵家成看看,是新从110晋级到刑侦支队的,他笑着问缘由,那位叫罗杰的警员质问着:“这个人……这个人嫌疑很大,我在110的时候就抓过他不止一次,为什么不让排查?”
“我看看。”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