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煮酒论剑】(2 / 4)
解释道:“不关创作者的事,是因为日本动漫和香港武侠片的引进,冲击了本来稳固的武侠市场。不仅是武侠xiǎo说,就连本土漫画也受到了冲击,我也是因为漫画销量急速下降才去做调查的。”
王梓钧听得拍案叫绝,结合武侠xiǎo说的发展历程,牛哥这番话显然是说到了重点。看似繁荣的武侠xiǎo说,当下确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正因此才有了日后以古龙为首的新派武侠xiǎo说,试图用创新来留住读者。
日本动漫此时正处于探索末期,还有两三年就进入成熟期了,到那时一部部经典动漫诞生,其冲击比现在更大。而香港武侠剧也日渐成熟,武打明星层出不穷,将许多看纸质书的武侠mí吸引到电视机前。
真实的历史是:两年以后,台湾武侠出版业沉入谷底;原本三千多家武侠xiǎo说出租店,剩下不到一半,且多改为出租漫画和娃娃书为主。武侠出版业的“龙头”真善美出版社改印“仙道丛书”,chūn秋出版社正计划移民美国,“海光”、“新台”出版社先后转行,“大美”、“四维”、“明祥”和“新生”,都因老板去世而停业,只剩下“光大”、“南琪”等支撑残局。
香港武侠界更加凋落,《武侠xiǎo说周报》、《武侠与历史》停刊,《武侠世界》和《武侠chūn秋》全赖台湾作家的作品勉强支撑。至于专出武侠书的几家出版社,早已转了方向,唯有《武侠世界》所属的环球图书公司和《武侠chūn秋》所属的鹤鸣出版公司还偶尔将杂志上刊用的名著,集印出一些单行本,其他如“毅力”等出版社,只能靠翻印台湾的作品苟延残喘。
也难怪,到后期的古龙创作剧本的数量,远远高于创作xiǎo说,因为xiǎo说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
牛哥一番话说得众人沉默,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只是平时并不关心销售的事情,而一旦有人点醒,他们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峻xìng。
王梓钧也知道武侠的没落不可挽回,但却不像卧龙生几人那样有世界末日的感觉,他打气道:“我觉得这不是武侠的末路,反而是武侠振兴的一个机会!”
刘兆玄不像古龙等人以xiǎo说和漫画为生,反而对王梓钧来了兴趣。他不经意地问道:“你说说看,是什么样的机会。”
其他人也端视着王梓钧,看他能说出怎样惊人的观点。
王梓钧整理了一下思路道:“社会是发展的,不同时代的大众拥有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