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写武侠小说怎么样?(3 / 3)
有三剑客司马翎、诸葛青云、卧龙生,后来古龙异军突起,改传统武侠为新派武侠,真正让台湾武侠走向世界华人圈,是台湾武侠界唯一能够与香港梁羽生、金庸比肩的大宗师。
除了这些宗师级武侠大家之外,同时代包括他们之后的时代直到周兴盛重生这会,香港和台湾两地,还有这众多武侠作家,数百位是至少的了。有的人也曾红极一时,但是都不曾造成太大的影响,不提也罢。
反正就周兴盛自己来说,除了这些宗师之外,其余人真的提都不用提,因为就算提了他也是不知道的。原因是作品不算经典,很快就没落了下去,不为人知,相信也没多少八零后的人知道。
金庸封笔古龙逝之后,武侠就渐渐没落了,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名家了。就周兴盛所知,除了几年后即将横空出世的黄易这位大宗师之外,武侠小说差不多走入了死胡同,后世也没有多少人在写武侠了,写了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他也曾拜读过红极一时的《昆仑》,包括吹嘘上天的《英雄志》,发现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虽然也可以算的上是佳作,但也只是佳作而已,算不上经典,也没有逃脱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武侠大宗师的樊篱,成不了一家之言。
这倒不是周兴盛有印象上的偏见,对《昆仑》和《英雄志》有意见,实在是就事论事。去问一百个八零后的武侠书迷,相信这一百个武侠书迷都会有和他相同的看法。
不过,这时候写武侠小说虽然成不了大气候,也逃脱不了金庸等大宗师的樊篱,但是以这个时候的娱乐条件,包括几十年来形成的庞大武侠小说市场,写几本后世比较红一点的武侠小说,赚一点小钱,出点名气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周兴盛也不求成为金庸老爷子那样的武侠大宗师,他只求赚点小钱,赚他的第一桶金。
既然琢磨了开来,那就这样招吧,周兴盛摇了摇头,开始想着到底写哪一本红的小说比较好,比较赚钱,更重要的是比较适合香港人的胃口。
最后一点,附和港人口味,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