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稿费、专栏、版权(2 / 3)
周兴盛自然觉得有点低了,重生者的眼光一般都很高的,他也不例外。但是在杨巍然眼里,不低了。
按他的话说,在香港,除了专业性质的撰稿人以及玩票性质的撰稿人之外,以写小说为生的作者们,他们的月收入应该分为了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金庸、倪匡、林行止这等大作家,能够靠笔杆获得极为可观的收入,甚至于成为亿万富豪。金庸就别提了,华人作家首富;倪匡也不赖,科幻大家,日更数万字,比后世网文的作者们还要疯狂,真正的亿万富豪。
不过这个阶层的作者,在香港不超过一掌之数。
第二个层次,是月收入在三万块以上的作者,人数也不多。有人是以质量取胜,稿费价格很高;有人稿费一般或者很低,但每天更新字数惊人。
第三个层次,是月收入一两万港元的作者,也是周兴盛目前所处在的层次。而处在这个层次的作者,已经能够在报纸上开设专栏了,有的人甚至每天要写三四个专栏,写完这边写那边,更新字数同样惊人。
至于第四个层次,是一些有志于写作为生的作者,但稿费很低,千字十几、几十的,这样的价格并不能令他们冒险脱产写作。
周兴盛这才对目前香港的写作界有了一些了解,发现原来自己不仅稿费低,而且“地位”也比较低,是处在了第三个层次,而且还是第三层次的末流,因为他连个专栏都没有。
杨巍然似乎看出了他神色背后的不爽,喝了一口咖啡之后,笑着问道:“不知道周生愿不愿意在我《明报》开设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专栏?”
“专栏?我能认为你这是向我邀稿么?”周兴盛一怔,笑问道。
杨巍然点了点头,肃然道:“正是”
周兴盛沉吟了一会,最终点头答应了,不过不忘说道:“杨生,如果我觉得写作烦了,不再继续写下去,我希望可以随时退出。”
杨生怔然道:“这个自然。”
说实际的,周兴盛的这个回答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之外。周兴盛的情况,他旁敲侧击过李如珠,认为以周兴盛的情况,既然好不容易可以写作为生,以后自然继续写作下去才算可靠。没想到,周兴盛在得知可以在《明报》开设专栏后,居然给了他一个这样的回答,难道周兴盛以为可以去靠别的手段发展自己的人生?
只是这是周兴盛自己的事,而且经过他和周兴盛的几次交谈,知道周兴盛心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