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三年冠名权?(2 / 4)
像第十届的标王“蒙牛集团”,就没有像“孔府宴酒”、“秦池酒”一样下场悲惨啊。相反的是,稳扎稳打的蒙牛。不仅下场不悲惨,反而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并且很快在香港上市,越战越勇,奔跑的速度丝毫不停。
周兴盛自然是希望他的“周师傅”也能有个标王之类的,从而得到中央电视台的大力推广。让“周师傅”一举成名天下知,销售很快上亿。
不过这个时候才85年,自然是没有什么“标王”之类的,中央电视台自己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电视台拥有的广告位置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他们也只是当做是普通的广告价位来卖出去而已。
广告位置一样,一个有“标王”称呼,一个没有“标王”称呼,看上去没什么分别。
但是周兴盛知道,其实是有分别的,而且这个分别还不是一般的大。
有了“标王”称呼,意味着中央电视台意识到了自身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替夺得标王的企业全国性的扩大影响力。这些资源,包括媒体上的以及最重要的政治上的。
是的,就是政治上的资源。
在内地,中央电视台是全国电视台的老大,也是媒体行业的老大,它说一句话,任哪个电视台都得听话,哪里的媒体都得照办。
就算是在后世,被芒果台以及各地的电视台造成了威胁,但老大的位置从来都是,丝毫没有动摇过。
影响力无与伦比!
而没有标王的称呼,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广告播完了事,中央电视台才不会在暗中还用它的力量进行全国性的推广呢。
星期一的时候,周兴盛、刘秀丽,协同丽盛广告传媒的其余员工,一道乘坐飞机去了北京。
晚上,他们在早已经预定好的酒店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的时候就找上了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的一位负责人,商谈“周师傅”的广告事宜。
这位负责人是广告部的一位副主任,主管的正是营销部,也即负责与企业的接洽,拉广告。
这个时候的内地,是媒体以及电视台权力最大的时候,普通企业要投放广告,那都得亲自上门拜访。更别提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喉舌,寻常商人是门都进不去,要接待的时候也只是一些个办事员出来接待了事。
一位广告部门的副主任出来迎接,那得是国企,而且还是大型国企,不然的话面都见不上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