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排排坐,听周老师来讲电视剧(2 / 6)
能得到公司全体员工的定力支持。
在后世,史于柱签下一屁股债,但最后又翻身了,除了他自己的能力以及广泛的人脉之外,他幕后始终不离不弃的团队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幕后团队的扛鼎支持,就靠史于柱一个人单打独斗,除非他是神仙,否则那都是巧妇难为米之炊。
周兴盛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那种程度,不求全体员工支持,但求大部分员工都挺他就行了。
所以思前想后,周兴盛觉得入主亚视之后,第一要做的事不是官上任三把火,而是顶着“编剧圣手”的头衔先做出骄人的成绩来,之后再放手整顿亚视,将亚视上上下下的员工打造成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队伍。
以他目前的条件,在最短时间内能做出成绩来的,一个是电视节目的制作,一个是电视剧的制作。
电视节目不说,有他之前还没有入主亚视的时候和亚视合作的《百万富翁》打底,亚视内部上上下下的员工,对他还是有一点信心的。
再接再厉的话,当然是最合适了,不过比起一档电视节目至少三四个月的制作周期来说,不如去打造一部轰动香港的电视剧,顶多也就一个月的功夫便能播映了。
邱得根时代,亚视的电视剧拍摄有着明显的变迁。
初期的时候,一般都是重用亚视自己的艺员拍戏;但到了中期,尤其是84年到86年间,起用外来演员采取部头合约拍戏以及去外景的居多,譬如刘勇的《秦始皇》,刘勇是部头约,《秦始皇》则是亚视花费了重金前往内地西安取景。而到了近期,尤其是87年,大部分是实行节约以及提拔演员了。
不得不说,这种变迁的趋势,实在是糟糕透了。
初期的策略还算得当,所以那段时期也是亚视比较辉煌的时期,甚至一度压过线。
中期的策略就有些失策了,为了应对线越来越猛的攻势,虽然说中期的策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声势上也一度击败过线,但在亚视内部却造成了一种极其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人心不稳和青黄不接。用外人,自己人会不会有意见?用外人,人能得到锻炼吗?很显然,两个问题都是否定的。
近期,或许是意识到了之前的不妥,…””再加上之前投入重金去外景,所以改变了策略,大量用人,厉行节约。
显然,节约的同时也就意味着电视剧的粗制滥造,大量用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电视剧质量的下降。
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