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收购华美达带来的影响(5 / 7)
。
当然,随着事情的发展,再加上周兴盛不断膨胀的野心,在未来,肯定还会成立更多的公司以及控股公司,以实现插手其它行业,大肆发展自身的目的。不过在目前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周兴盛为此都忙得脚跟不着地。
最大的一个问题,缺人!
公司不断的增加,总裁、总经理、经理、甚至是部门主管、普通职员这些都缺,其中不乏有公司缺人缺到了无法运转的地步,不得不先当一个空架子在那里放着。
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到财神投资的底蕴是多么的单薄。
要换做是李超人、郑玉彤、包玉纲等人他们旗下的公司,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根本就不愁管理班子的问题。即便一时之间难以有这么多的人手,但一切还是能够正常运转的,根本发生新增公司不能运转的问题。
而这,也是周兴盛为什么近来喜欢收购的原因。
实在是底蕴不足,不得不收购成熟的公司来增强底蕴。
前面引入日本三洋食品,现在收购华美达,都是周兴盛策略大调整的产物。换做是以前,他非得全部自己投资从头开始做起不可,就好比“旭生科技”、“丽盛传媒”这些。放到现在,肯定是先收购一家规模中等的公司,直接跨过创业初期,进入到跳跃似的发展,省下的时间都不知道有多少。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产业多了,公司多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也就多了,周兴盛又不会分身术,忙得那叫一个焦头烂额。
不过还好,当老板久了,处理起公司的问题来也逐渐得心应手,倒也没有到手忙脚乱的地步。
谁重谁轻,哪个先处理,哪个后处理,周兴盛也都分得清楚。
其它的产业先不提,很容易就能够搞掂。
唯有“和兴置业”下的“和兴基建”很难搞,倒不是技术、管理班子、关系网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主要的实施者还是“长江基建”和“立信置业”,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在内地方面的关系,他们都能够搞定。“和兴基建”还是草创阶段,只能算是其中一个投资方而已。
真正困难的,是资金方面的问题。
基建项目,向来就是吃金大户,不是资本极其雄厚的大公司,根本就不敢去运作。
基建,顾名思义,也就是基础建设,公路、铁路、码头、飞机场这些。当然,在内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