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香港四大央企!(5 / 6)
起87年,财神投资的发展越发的迅速,成绩也是斐然。
明面上的,隐形的,尤其是后者,虽然很难直观体现,但成绩确实最大,周兴盛也最为看重。
隐形的,包括公司的管理体系以及人才体系。
组建了一个又一个控股公司,整合了旗下资源,引入了多家实力雄厚公司的管理体系,包括三洋食品、新世界发展、招商局、光大集团这些大型的集团化公司。
而在人才方面,除了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之外,旗下各个控股公司以及下属子公司都在招聘市场上常年招聘,或是现用,或是储备。除此之外,也和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大学院校达成了定向培训的合作,公司负责出资,校方负责为公司培养人才,也就是常说的“委培”。
委培,委托培训。
大学生入学前就和公司签订协议,公司负责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毕业后,学生必须为公司工作多少年或者为公司创造多少利益。
其实,对于人才的缺口,周兴盛很想自己创办一个专门的学校,就像李超人创办的长江商学院一样,完全的企业学校。只是现在,他铺的摊子已经足够大了,甚至大到了根本顾不过来的地步,所以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年度会议顺利完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以后一段时间,至少这两三年间,他是不能够再像今年一样大肆投资了。
他现在需要的,也是财神投资需要的,是稳定!
稳定下来,然后沉淀下来,夯实基础,苦练内功,这才是今后两三年内财神投资应该做的。
认真想想,今年一年之内,先是收购了百分之十的招商银行股票,接着斥资26亿港元收购华美达,然后投资无锡影视基地、沪杭甬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全都是大花钱的项目。再加上其它一些小型的实业投资以及股市上不断的吸纳优质股票,预计总投资金额将达到惊人的五十亿港币!
疯狂的投资,疯狂的老板,这是所有财神投资旗下与会高管们的心思。
百亿的身家,光是投资就花去了五十亿港币,另外旗下公司的经营费用以及保维稳的保证金,零零散散,周兴盛无语的发现,他实在是太能花钱了,居然不能够再进行什么大的投资计划了,否则就容易发生事故。
崩盘是不肯能,但令他焦头烂额的麻烦还是会有的。
周兴盛不得不按耐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沉下去,开始低调的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