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实业:十五万员工!(5 / 6)
说,当地政府乃至于中央都轻易动不得,国家领导人都频繁接见会面,共同商谈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大事。
至于在美国、英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实体公司老总和家族,更是直接在幕后掌控整个国家!
反观走金融、贸易的公司,就算公司规模再大,身家再多,在社会上也没有多少地位,因为金钱这种东西,一旦多了,只是一堆躺在银行里的数字而已,并不具备任何意义,政府说冻结就冻结,一纸命令就能将你打落凡尘。
而这,也坚定了周兴盛走实业发展的道路。
想到这里,周兴盛不禁看向了右手边办公桌上的几份合作计划书,也该是时候给他们回音了。
“刘老板吗?你好,我是周兴盛,关于双方合作开发内地市场的计划没有问题,我想我们可以找个时间签订合约。就明天,怎么样?”
“何老板吗?你好,我是周兴盛,合作方案我们基本上是同意的,你看什么时候一起约出来把它一次性谈妥了,顺便把合约也签了?明天吗?哦,可能不行,明天我还有要事,就后天吧,到时我电话约你,你看怎么样?”
“周老板吗?你好,我是周兴盛、、、、、、、、”
“广老板吗?你好,我是、、、、、、、、、、”
想到就做,周兴盛一次性连拨了四通电话出去,分别约定了之后四天的合作商谈。
四个老板,一个姓刘,刘金昌;一个姓何,何盛;一个姓周,周左光;一个姓广,广德生。四人都是中小型企业的老板,都上门来寻求他的投资,就在前不久的时间。说起来,上门寻求投资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但惟独这四家却记忆犹新,主要的还是因为这四家企业的老总居然联袂而来,想不让他留下印象都不行。
四人中,刘金昌是个胖子,开的是鞋厂,规模不大,但也有两百多号人,效益还算可以。
何盛,名字听起来和大贪官“和”谐音,很容易惹来误会,但何盛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斯文人,相貌文静,鼻梁上还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像极了《功夫》里的那位会蛇拳的“四眼田鸡”。何盛办的是制衣厂,早年间在香港开了一间成衣店,后来眼见得别人粉粉嫩嫩投资办厂,他也跟着投资办厂,去了马来投资开办了制衣厂,结果大获成功。到目前为止,制衣厂已经拥有了员工五百人,资产过千万港币。
说起来,开办制衣厂成功的模式,似乎也是很多香港人的套路,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