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倒爷与W3C的成立(2 / 4)
苏联这位老大哥啥都缺,就是不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周兴盛这位大亨。没理由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在3月11号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的爆炸性新闻播出之后,周兴盛立即敏锐的意识到,苏联快要解体了,这个时候再不动手展开贸易就晚了。连口汤都喝不上。甚至,现在才进行也有点晚了,不过总比不动手来得好。
所以。在关注互联网这一块的同时,周兴盛也收购了香港一家规模中等的贸易公司,改名为“重光”,先期专门从事对苏联的国际贸易,之后再慢慢整改。
周兴盛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赚钱,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二个则是招揽苏联的技术人才。
全世界的去招聘技术人才,哪里有抢劫一个国家的技术人才来得快和丰富?这是苏联几十年的家底,丰富的程度难以想象。
苏联虽然重工业居多,但在电子行业上同样是全世界顶尖水平的,不然也发展不出卫星以及各色导弹、先进飞机这些高科技电子产品,长期与美国对峙。
周兴盛要的就是这类的人才,他急缺啊!
这事,周兴盛自己没有出面,而是物色了一个总经理充当代理人站在前台,他隐身幕后。
公司是一个离岸公司,总部在香港,总经理是香港人,不过手底下办事的却是一半香港人一半外国人,以俄罗斯和美国人居多。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金钱的力量近乎无敌,为了金钱,人们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虽然很少有人到那种地步,但拿着丰厚的薪水和多劳多得的提成,即便是去挖祖国的墙脚,公司里的俄罗斯人不仅没有半点抗拒,反而比美国人和香港人还要积极和兴奋。
没办法,俄罗斯人是地主,稍微拉扯出一点关系,肯定比美国人和香港人达成的交易多,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得到的提成就更高,有更多花花绿绿的美刀。
改名“重光”的国际贸易公司在历经半个月的整改之后,立即出动。
第一个月,重光贸易公司的贸易额就接近五百万美金,获得了大大的成功!
而到了第二个月,贸易额更是直接突破了一千万美金,比第一个月翻了一倍,增长速度惊人。
到了第三个月,六月底的时候,贸易额没有了第二个月之时的疯狂增速,慢了下来,但增速也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创下了一千五百万美金的高度。
这份成绩单新鲜出炉之后,周兴盛都为之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