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资本要运作起来(3 / 4)
导致负债累累,银行频频追债。在这种情况下,王安博士忍痛增发股票,因为这都是在稀释他手上的公司股份。谁知道,股票发行之后,居然大受市场欢迎,股价上扬,一日之间翻了三倍多,王安电脑公司从此一飞冲天,王安博士本人也一夜暴富。
这几年,王安电脑公司在王安博士儿子王烈的领导下日显颓势,同样是负债累累,欠下了575亿美元的债务,足以将公司给挤压到破产。谁知道,王安亲自聘请爱德华?米勒之后,爱德华?米勒这个屡屡挽救濒危公司的精英专家上任不到一年,居然就成功的将高达575亿美元的债务降到了1200万美元!
周兴盛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惊叹得无以复加,爱德华?米勒这是要逆天了。
由此可见,负债不可怕,贷款做生意也不可怕,只要人没死,公司倒下,始终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当然,周兴盛有些感慨,发祥于资本主义的资本运作问题,还是资本主义强国的人才厉害些,尤其是美国人,无论是低层、中层、还是高层来讲。
前有约翰?钱伯斯这个并购专家,现在又有爱德华?米勒这个债务处理专家。
这样一想,周兴盛更加坚定了他“以夷制夷”和“人才培养”的策略。
人才培养,除了培养自家人之外,也要多多培养公司内部的华人,譬如送表现好的员工来美国深造学习之类的。
钱伯斯的肯定答复,也让周兴盛有了另外一个想法,电影果然是宣传文化的最犀利武器。
之前,说什么电影是宣传自身文化的犀利武器,周兴盛还不觉得有什么,但通过钱伯斯的答案,他居然是看了《先知》之后才选择了答应聘请,这就让周兴盛不得不重视起来。
小到他可以通过拍摄一部体现他对于未来社会生活畅想的电影,就能够吸引一个顶尖的人才为他所用。
那么放大来看,放到一个国家层面,不断的将国家的文化、科技、政治灌输到电影里面去,然后通过电影全世界去上映,无疑是对国家最好的宣传,对别国最好的渗透方式。
周兴盛自然不会费那个脑力去替国家着想,他还没到那个层面,而且这也不是他一介商贾能够改变的,这得从政府的宏观层面上来主导才能够达到根本性的改变。周兴盛现在想的,是多拍几部关于未来的电影来体现他对于未来的畅想。
额,这纯粹是大开重生者的金手指了,不值得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