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少林恳请任执教 婉言谢辞觅佳人 (1)(21 / 25)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帝去木兰围场北巡狩猎,发现了承德这片山灵景秀的宝地,便决定在此修建一座行宫别宛;于康熙四十二年开始兴建山庄,至乾隆五十七年完工,历时八十九年之久。
北方夏季酷热,而承德“四季风光丽,千岩土气佳”,山抱水环,凉风习习,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不日无愧便来到承德,直驱避暑山庄。此日正当上午,无愧抵临山庄正门‘丽正门’前;只见三间重台城门,单层瓦脊,歇山卷棚顶,门上高悬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刻写的匾额。
“‘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嘿,有此等规矩,真是皇家气派!”
感叹之毕,无愧沿着三十米长,高大浑厚的红色照壁搜寻一番;突然在回身的一刹那,无愧瞧见了一红衣女子身影迅速破门而进。
“不可能吧,这姑娘的身影怎么跟茹雪妹那般神似!”
疑团既起,好奇心发,无愧立即闪进丽正门,追踪红色身影而去……
原来这红色身影尤似护花使者在南北少林武术院习武时的师妹汤茹雪。这下突然相见,久违的友情,怎不令无愧想弄个明白。
进得丽正门,便是九层院落的正宫。这里有五座门,四层院,而以“澹泊敬诚、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三座大殿最负盛名。
“澹泊敬诚“殿又称楠木殿,是清帝庆寿,召见王公大臣、各族政教领袖的殿宇。这座不插一钉,不奠一石的木构建筑,历经二百四十余年风雨,坚实依然。殿内大理石铺地,正中地坪上没有皇帝的宝座,周围陈设屏风、宝象、仙鹤、香亭、如意等。高大的珐琅宝象,象征国泰民安;昂首引颈的仙鹤则象征皇帝的统治长治久安。
如今这里成了贵宾赏艺娱乐之地,每年来承德避暑的游客不计其数,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富豪老板;于是这里成了每年夏季最热闹的地方。
无愧循踪而至,挤在游人之列,很快来到了“澹泊敬诚”殿。只见殿内外人山人海,游人欢呼,争相一睹为快。
这么热闹的场面,无愧岂肯错过。只听兵器交加喝叱之声传来,无愧循声望去,只见殿中舞台上身影腾挪,原来是武术对练表演。
“嗬,没想到这里面还有武术表演,真不愧一个度假的好地方!怎么,台上的表演者是两个女的;怎么这么熟悉……”
无愧目力过人,透过游人的肩劲缝隙,看清了台上的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