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玄门功法(3 / 5)
和牛梦爱看就看,想学他们也会加以指点。
嵇松的剑法取自松风之姿,就名松风剑法;王介的剑法师竹而来,名为千篁碧落剑法;阮轩的书法武艺,称为雕龙笔法,取文心雕龙之意。他们以前曾在一些“名士交流会”中表演过,获得不少美评,所以连鲁狂生都知道。
向轶铁锤不离手,那是因为他的前辈向秀曾与嵇康以打铁为乐,向轶也是个技艺高超的铁匠,锤法有些不适合他的身份,所以也没叫出什么名目;山晚用的时而象猴、时而象虎、时面象熊的武艺,居然是华陀创作的、后代失传了的五禽戏法,他身有重疾,主要是学了锻练身体;阮秋没有学武艺,刘醉的招式则是从醉态中悟到,可以算是一种醉拳。
周全已经见过七侠的招式,他也清楚知道,其实剑法也好、琴音也好、书法也好,包括刘醉的肚里乾坤,都是靠高深的内功才能发挥出威力,否则就是简单的动作表演了,内功才是他们变成高手的关健。
内功看不到,摸不着,是怎么练成的?难不难练?周全对此充满了好奇。
七侠并没有世俗的门户之见,也没有认为自己的内功是什么惊天秘密,周全表示了自己有兴趣,,七侠就向他作出了解释,七人的解释略有差异,但大体是相同的。七人练的内功是一样的,都是玄门中流传的一种心法,名为《逍遥诀》,乃是玄门中的前辈高手以道门练功心法为根基,结合《逍遥游》内的境界描写创出。
“你是说庄子写的《逍遥游》是一种内功?我在现代就有听说过这种说法,不过只是小说家之言,也没有人当一回事。”
阮轩说:“庄子本来就是一个可与仙人媲美的绝顶高手,所以在写《逍遥游》时不知不觉就把他的功法感悟写了进去。如今庄子的武艺与功法早已失传,后人也只能从他的著作中去揣摩那种境界,逍遥诀正是近数百年来多位武艺和玄学俱精湛的高人从老、庄之中偷学的一鳞半爪。”
周全疑惑道:“我也读过《逍遥游》,并没有觉得哪个地方有写到关于武功和内功啊?”
阮轩笑道:“这是隐喻,不是内气练到一定程度的人,不能感悟其中的妙处。如‘北溟’指的是气海,纳集经脉百川之气,‘鱼’指的是内气如鱼般灵动,气之壮大可如‘鲲’,进而化‘鹏’;‘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指的都是行气功法。大成之后可霞举飞升,‘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嵇松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