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下三境(2 / 4)
极多。并非是坐着吐息,据我知道的就是多种多样。
有的灵活如飞禽扑击。
有的刚强如猛兽争雄。
有的静坐修心,安宁祥和,开心锁,明智慧,证得大道沧桑。
有的剑走偏锋,邪佞无比,踏险路,走捷径,争现一世锋芒。
但无论何种功法性质,都需要循序渐进的修行,使元气流通,缓缓打通体内的各窍各脉,从而踏入第二境。
第二境,通窍境。
通窍境时,各窍各脉畅通无阻,元气流通无碍。不像凡间功夫所修的后天浊气,只是存于经络之中,若有若无,需要体察入微才能察觉。
人世间纵有天降奇才,将内家功夫修得登峰造极,也无法战胜一个仅仅修持三流功法的通窍境修家。
修家此时的寿元也比凡人之时,多出整整三十六年,为十二地支转三轮的时间。
在通窍境修行中,元气温养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充斥于体内,无处可容纳。此时元气必须要有实质的转换,否则元气会因为无处可容,而从体内散出,消失于天地之间。修行得再辛苦,也只是白白忙活。
所以要按照功法指点,聚气于身,化气成液。将元气一点点化作液态,一滴滴聚在一起,修行时功力越积越多,元气也如雨雪一般化作泉水,汇聚成江河。
元气顺着经脉流畅运行,有若江河奔腾,最终奔流入海。
要知道人体百脉会于丹田,丹田得到元流滋润,迅速形成规模,终成气海,而后丹田就如‘海纳百川’一般,接纳着一道道元流,从此修家元基成形,并能因此跨入下一境。
而修士在通窍境时,神识也随之开启了。
人人皆有神识,只不过都是固锁于体内,封藏于眉心祖窍之中,常人只能以肉眼来看这片天地。但也有天生神识较强的人,能感应到周身发生之事。
能看到未来的叫预知之力,而能感应到周身事物的,就为神识之力。
可凡人终究是凡人,神识固锁于祖窍之中,即使那天生神识较强之人,也只能模模糊糊的感应到周身之事。
修士在练气境时,只注重修行元气,还未能获得神识。
可达到通窍境时,眉心祖窍最后通窍,此时窍门松动,神识溢于体外,终于能以神识观察天地了。
不过通窍境的神识还只是飘忽于身周,并不稳定。但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