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道大莫容(2 / 4)
看过一篇‘龙生九子’的故事。他最喜欢的是龙子中的‘睚眦’,因为睚眦必报,快意恩仇。他常常思量,自己虽在儒门之中,却没有领会‘仁义礼智信’的真意?连以德报怨都做不到,也只是个有几分聪明劲的平凡人罢了。何况自己不能进入科举,这就叫做文不成。看出大战将至,却想着避世修仙,不敢投笔从戎,这又叫做武不就。活着真叫一个悲哀。这都是命么?
陈文泽满脑子都被这些念头困扰,心中多了几分苦闷,变得有些怨天尤人。好在一路走来风景如画,让他的心情也好上许多。
这天他站在一个岔路口,正皱眉思考该如何出行。往左去就是济州府,是蜀国东界最后的大郡府。济州府自古繁荣昌盛,是一个文化灿烂、人文荟萃的地方,有许多名家宿儒居住在那里。更重要的是那儿有当地豪绅募资修建的通衢大道,只要半月时间就能到达此行的目的地。
往右去却是前朝栈道。栈道沿着悬崖峭壁,靠着险要之处修建,全是狭窄小道。但是过了栈道坐上船只,便可以顺流而下,五六天就可到达目的地。
陈文泽心绪不宁,他急切的想要摆脱现状,于是选择了前朝栈道。
还是那句老话,人世间最奇妙的就是‘选择’二字。
选对了就是平步青云,一飞冲天。选错了就是崎岖坎坷,一败涂地。
陈文泽选择之时,又怎知未来的奇妙变化。
往右约莫走出十里路,已经是傍晚。正巧到了一处叫做鸡鸣山的地方。一问当地老农,得知近期山洪暴发,江上的客船越来越少。听前几日经过的客商提起过。江面上只剩一艘客船将要启航,算算时日,应在两日后就要开渡。
陈文泽可不敢耽搁,在老农家蹭了一顿晚饭后,立时起身告辞。
当地民风淳朴,也不问他要银两,只是提起一段传言,好言相劝道:“这山叫做鸡鸣山,是要在鸡鸣过后,才能从此山通过,否则山中的恶鬼可是要吃人的。公子还是明日再走吧。”
陈文泽听到这话却是一笑置之,自从在玉醉楼得悉自己身具鬼瞳后,对鬼也不陌生了,而行走山间这么多天,也没有撞见一只鬼。或许是上官丑丑给的太极阴鱼玉起了作用,根本没鬼敢招惹自己。
陈文泽谢过老农提醒,执意要行。老农无可奈何,还是给他准备了一支火把,叮嘱他小心一些。
陈文泽顺着山路向上,此时正值夏日炎炎,落日偏西,天空之中尚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