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投机天堂(3 / 4)
终究装不了恶人。
“我知道!”周蓉说道。
“一会我们聊会!”林浩然犹豫了一下,下了一个决定。打算好好做做这‘女’人的思想工作,让她明白,秘书是一个比基金经理更有前途的职业。
“好!”周蓉点头。
“继续!卖出10亿!”
林浩然接着下达命令,只是他的目光已经不再黄金期货上面,正式转到了石油期货。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商品,其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原油市场供求关系、全球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地缘政治、季节‘性’气候、库存、替代能源价格、生产成本以及投机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
当林浩然了解石油的大致历史进程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一部世界上最美妙的史书,彻底地陶醉了。这石油期货,才是投机者真正的乐园。
1978年底,伊朗国内掀起一股反美巨‘浪’,最后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
由于政局动‘荡’,伊朗的石油产量因此大受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而在当时,伊朗人民更是喊出了“处死美国”的口号,将美国的势力和石油商统统赶出了伊朗。
致使,美国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原油来源途径,经济又受到影响。
1979年开始石油期货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1年的34美元,涨幅达到261%,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大量现货企业认识到石油期货保值的作用,开始纷纷利用石油期货规避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
1983年,纽约‘交’易所推出wti原油期货。
1985年末,原油价格大幅下挫,主要原因是opec内部出现分歧,沙特阿拉伯决定放弃官方制定价格的方式,改以参考wti定价。
当时,沙特十分担心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对沙特形成了包围,于是和美国坐到了一起,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
当年,沙特将每天原油出口量从200万桶猛增加到1000万桶,让国际油价从每桶32美元下跌至不到10美元,导致苏联每年损失200亿美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