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第二代铱星(2 / 4)
卫星送到同步轨道上,必须分为几个阶段,让卫星多次变轨才能做到,这就需要耗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携带的宝贵燃料才行。
对卫星运营商来说,这样做成本高昂,让他们的利润大幅缩水。要是能从赤道发射卫星直接定位地球同步轨道,就能省下一大笔卫星燃料,延长卫星寿命。要知道一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寿命在10—15年,从赤道发射,节省下的星上燃料至少能将卫星延寿3年左右,这对于动辄数亿美元打造一颗卫星的运营商来说,可是笔可观的金额。所以尽管海上发射火箭是个新事物,风险不小,但该计划一经提出,就获得了业界一片好评,在美俄等国大力支持下,很快海上发射公司组建起来,并得到了不少订单。
杨星能在海上观看这次海上火箭发射,就是因为火箭搭载的是三枚他旗下“铱星”卫星公司研发的第二代铱星卫星,他身为大客户当然有权观看自家产品升空的过程。自从中星收购了美国铱星通信公司,正式涉足卫星通讯领域后,凭借新式铱星手机在“911”中的出色表现,不但赢得了五角大楼的长期订单,还让更多领域的用户开始青睐铱星通话技术。
中星在这几年世界大会上陆续推出了多款形状各异,但都具有卫星通信和定位功能的三防手机,这些卫星手机迅速成为国际上军警、海事、探险旅游、救灾等行业的必备用品,在许多艰险环境下展现出了铱星手机强大的通信和救助能力,媒体对此赞不绝口,尽管每部铱星手机卖价高达万元,甚至超过集团主打的Sphone,依然供不应求,是集团通信产品中利润最丰厚的,为了延续该产品舆论金钱双丰收的局面,集团很快就要求推出第二代铱星计划。
铱星在杨星手中起死回生,他当然高兴。但他的野心可不仅仅是发挥出铱星全球无盲区语音通信能力。他早早忙着布局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霸主,卫星通信只是常常产业链条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世界上毕竟有许多地方无法铺设光缆和电线,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传输中,语音业务份额只会越来越小,市场对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需求越来越高,杨星在国内信息战略研讨会上那么强势推广自己的观点,就是为了能抢占市场先机。
他一直认为,未来的信息产业中基本的数据传输必然是以无线传输为核心,类似无线充电、超高速无线组网数据传输技术等已经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产业化阶段。对于未来消费电子产品剪断所有烦人的线路这一点,业界也没有怀疑,所以杨星才如此看重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