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IBM的个人电脑业务(2 / 4)
如今IT制造业已进入国际分工的超大规模生产阶段,成为普通电子消费产品的一员,哪家品牌性价比高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美国本土生产的个人电脑品牌由于人工成本高昂,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只有委托台湾、中国等地代工生产。但随着技术扩散,许多代工厂商已不满足于当个单纯的打工仔,纷纷创立起自己的品牌。中国、韩国、台湾等地新崛起的电脑品牌攻城略地,现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个人电脑公司里他们已占据了大半江山,而IBM除了还有些品牌价值外,市场份额却急剧萎缩。
现任IBM总裁彭明盛几乎完全继承了郭士纳的衣钵,对于PC业务这种费力不讨好的结果很不满意。他认为自己凭借数十年管理的经验,已为蓝色巨人找到了一个价值更大的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与IT相关的服务,并进一步帮助企业改变商业流程,外包其核心业务以外功能部门就势在必行。
他和星云电子谈判过程中,对于中星集团宣扬的“星计算”、“物联网”和“智慧时代”(杨星汗,这其实还就剽窃IBM几年后提出的“智慧地球”)等概念非常感兴趣,觉得这些让IBM近一步贴近客户,为企业客户提供IT咨询和服务的理念非常吻合,也对星云电子的能力刮目相看,觉得将个人电脑业务交给这样一家企业也算是给“儿子”找了一个好归宿。
于是双方各取所需,与杨星前世IBM最终出售个人电脑业务给联想集团结局殊途同归的是IBM的个人电脑品牌还是下嫁给了一家中国企业。但略有不同的是由于IBM和星云电子地位相当,双方达成的是一揽子合作协定要广泛的多。协议中IBM除了出售旗下个人电脑业务外,还同意和星云电子达成多项互换专利,交叉使用的协定。
要知道IBM在个人电脑CPU、硬盘、内存、液晶显示器上都拥有大量专利,是连续多年全美申报专利最多的公司,也许它在某些亲自发明的技术领域丧失了市场竞争力,但依靠这些专利授权依旧能获得不菲的收入,这些专利就是罩在后来者头上的紧箍咒,让他们难以大展拳脚。
而现在IBM看重中星集团掌握的大量关于互联、智能、感知领域的技术,拿出自己的专利和中星交叉使用,觉得并不吃亏,并且中星集团还把集团内庞大的IT软硬件维护合同也交给了IBM。有共同的利益在手,中星集团终于可以确保在IT专利领域保证处于不败之地,IBM也成为继日立和高通等企业之后中星集团的又一大战略合作伙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