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米-26”光环(3 / 4)
”的苏联赢得了比赛。1983年交付使用的米-26,北约代号“光环”,空重28吨,载重量20吨,时速接近300公里,航程500公里,曾创下了直升飞机的多项世界记录,相比而言,美国最大的CH-53超级种马直升机的个头和载重量都只是“光环”的零头。
杨星很早就想引进这种直升机,当然不是为了满足他的收集癖,而是他想起前世国内多灾多难,许多时候因为地形复杂无法及时把救援团队送到地点而耽误了许多宝贵时间,而拥的巨大的载重量和良好的通过能力,无疑是最有效的救灾运输工具。
杨星财大气粗,一口气就向俄方提出购买二十架的合同。可他手下一番实地考察后却提出另一个方案,指出因为苏联解体后继任者俄罗斯元气大伤,米-26的老家米里设计局许多关键人才不是退休就是外流,对于俄罗斯方面照计划改进交付米-26的能力深表怀疑。况且集团和从国内请来的航空专家都表示,米-26是70年代设计,80年代投产的老古董了,许多技术和部件都过时了,与其按图索骥造出一个过时产品,不如另起炉灶研制新品,正好星辰制造正图谋进军国际航空器市场,不如联合俄罗斯方面,就以米-26为蓝本,重新改进设计一款升级产品,把直升机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杨星听后很是支持,放手让他们去做。
而正缺钱的俄罗斯人对此也没太大抗拒,在他们看来米-26这种大型运输直升机并不像苏-27战斗机、T-80坦克那样涉及武器出口,是军民两用产品。况且米-26运营成本高昂,耗油量大,并不是一款性价比高的运输工具,俄军方早就有意升级,只是资金欠缺。现在有冤大头愿意买单,何乐而不为?于是中星先成立了一家直升机租赁公司,直接购买了几架米-26现货熟悉装备,培养人才,紧接着就和米里设计局共同研制新的直升机,由于时间有限,并未对米-26外观做多大改进,只是在内部实行一系列现代化改装,眼前这架就是成果。
自从张胜利想买波音BBJ公务客机一事触发了杨星进军通用航空的灵感后,他也对自家私人机队进行了一番大调整,他毕竟已是百亿美元富豪,在这个见钱眼开的年代,私家飞机可是他显示地位子的名片,不能太寒酸,于是就有了这一支海陆空全方位的豪华交通工具。
早前他就为中东富豪展示过半潜式豪华游艇和超音速公务客机,如果连他本人都不敢乘坐,怎么忽悠别人下订单?所以这两款产品才定型,特别超音速公务客机才完成试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