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辟谣(6 / 7)
,某家媒体披露的发改委以铁路设备订单为筹码要挟国外企业向你们转让技术的传言,也是有根据的喽?”第三位站起来的记者问道。
毕敏摇摇头道:“抱歉,你的这个猜测是毫无根据的。”
“是没有根据,还是根本就不存在?请毕女士正面回答。”那位记者抓住毕敏话里的破绽逼问道。
“涉及到商业秘密的事情,我只能告诉你没有根据而已。如果对于每一则传言我都要准确回答存在与不存在,那么最终我们的竞争对手就可以用排除法来获取我们的策略了。这一点,我想你应当能够理解吧?”毕敏有备而来,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谁说没有证据的!”罗姝终于擒着了一个机会,再次跳出来了,“我亲自采访过一位正在与发改委谈判的外国企业的代表,他亲口告诉我说,发改委向他提出了这样的条件。”
“这位女士,你能够出示你的证据吗?”毕敏皱着眉头问道。她那副表情,就像在看一只恶心的苍蝇,当然,她做出这样的表情来,就是存心要恶心罗姝的。
“我必须为我的采访对象保密,这是我的职业道德。”罗姝喊道。
“职业道德?”林振华不紧不慢地插话了,“这位女士。你不觉得职业道德这四个字出在你嘴里,显得那么滑稽吗?在新闻发布会上,其他的记者朋友都在按着主持人的安排提问。而你却可以无视这种规则,这就是你标榜的职业道德?
还有,刚才大家是在谈论证据问题。你一边说自己有证据,一边又说不能出示这些证据,这是不是意味着你认为你自己的话就是证据?身为记者,能够膨胀到把自己的言论强加给别人,还说是证据,这样的职业道德,是不是太奇葩了?”
一席话又把罗姝堵了个哑口无言,她讷讷地嘀咕道:“反正我就是有证据……你们想抵赖是办不到的。”
林振华的挤兑,也就是占点嘴巴上的便宜。罗姝说自己有证据,而且是当事人亲口说的。这一点,在场的不少记者还是隐隐有几分相信的。汉华的态度更强硬,毕竟是自己企业的事情,说出来的话别人多少要打点折扣的。
毕敏看了看正在交头接耳言论的记者们,轻轻笑了笑。说道:“为了反驳各种针对我企业的谣言,我们今天专门请来了参加中国铁路设备谈判的外方代表,德国吉森公司的马尔科先生,请他给大家说说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吧。”
她刚说完,报告厅前排的门就被推开了,马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