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哪来的订单(5 / 7)
笑。
笑声之后,苏城推举到了前面就坐,面对半个圈的发改委官员。
这些年轻的发改委课题组成员,大都是低级干部,只是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辉,正踩在无限宽广的金光大道上。
对他们,以前的苏城只有羡慕的份。如今却能淡然处之。
一个国家,没有优秀的官僚是不行的,但一个国家,只有优秀的官僚更糟糕。
双方的位置,正说明大华实业踩在正确的时代步点上。
很快,前排的几个人,开始很随意的聊天似的询问起来,说的内容,与丁志鹏前面说的差不多。苏城尽管收敛了一些,回答的问题还是引来阵阵争论。
产业化的问题,说了大约半个小时,期间不断的有年轻干部起身询问。
苏城正襟危坐,回答的相当认真。
丁志鹏在旁都觉得苏城的表现过于正式,小声的提了一句。
苏城装作没听见,仍然是极度认真的姿态。
眼前的年轻干部,可不会永远都是年轻干部,几个苏城听说过名字的人,未来指不定能走到哪一步。第一次的印象,可是相当重要的。
而年轻干部们,坐在部级领导的身后,心理的感觉又不同。
能与领导谈笑风生的苏城,面对自己如此认真,心生好感是很自然的。几个人问着问着,问题就超出了船舶工业的范畴,苏城也毫不犹豫的作答。
这样的做法,除了令人受到尊重,还充分的显示了苏城对经济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自从做了周老的幕僚,苏城多次参与对外政策的研究,也深入的整理过自己所了解的后世信息。
就算苏城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有过这样的经历,也足够开一场演讲了。
有意无意间,苏城更是借着一个有关产业的问题,做出预言,道:“就亚洲形势来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印度在软件业方面,将持续维持优势。日本的年功序列和目前的公司体制很难持久,而韩国的贸易壁垒将持续增加。亚洲四小龙的风光会在四五年内被打破,他们的产业模式恐怕很难继续下去。此外,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万维网和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万维网的发展,不仅会改变世界产业的模式,而且本身将会创造极大的价值。我所说的极大价值,是远超想象的价值,它会变成一个全新的产业……”
对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