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平陈 第四十三章 潜入(2 / 4)
是靠秦王以及您这两路在上游牵制住陈军主力,而后我那路在下游偷渡长江,进袭建康。所以说,我那路暂时没有什么事,倒不若你这里能够眼见一些陈军的真实情况。”
“这又何必,”杨素叹口气,“即便您不过来,臣也会把资料及其详尽的送到您手中。”
杨广脸色一沉,道,“杨大人,咱们已经早就谈妥当了,现在还何必继续纠缠这些?”
杨素微微一笑,恢复了平常的态度,道,“臣只是最后一次劝您,若您不回去,臣也不再多说,世上本没有万全之策,我们现在尽量做的完备就好了。”
杨广脸色平缓下来,笑道,“杨大人这句话肯说出口,就代表没事了。”
杨素低头不语,绕了几步,道,“晋王此举,臣本就不能阻拦。您并非终日无所事事的王爷,而是在北面经过战事的,论才能,试想让您独当一面当无问题,而这样的历练,臣想”说到这里他微微一笑,“以后应当机会不多了。”
杨广坐到椅子上,笑道,“杨大人,我听人说,这高大人,乃是您一手提拔上来的?”
杨素点点头,道,“不错。”
杨广道,“您为什么会提拔他?这高大人处处跟咱们对着干。”
杨素正色道,“晋王此言大谬,臣一直得意的是能够识此真英雄于微时。高大人是什么人同古之贤相比,那也是毫不逊色的。我大隋国运日益昌隆,高大人居功至伟。”
杨广脸色一青。
“晋王,”杨素继续道,“臣说句不该说的,人君有人君的度量,高大人这样的人,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齐桓公如何用的管仲?您肯定是知道的。高大人的才华,臣敢说绝不比管仲差。”
杨广久久不语,叹息道,“可惜,此人唉,一门心思的对大哥,忠心耿耿。”
“这不好吗?”杨素道,“如此忠心之人您看不上,难道去欣赏那些反复无常的小人?而太子殿下不知人、不善用,才有您的机会。若太子殿下稍微勤奋一些,有高大人提点,不是臣危言耸听,晋王您,”他盯着杨广道,“是万万没有机会的。”
“那只怕也不尽然。”杨广沉沉接口。
我看他们越说越有点儿僵,终于找到机会插嘴,笑道,“杨大人,莫非您真的没有看出来我吗?”
杨素看着我笑道,“王妃赎罪,臣一直未行礼。”
我赶忙摇摇手,道,“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