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江南 第五十三章 谢恩(6 / 8)
,想必不同派的人有不同的了。所谓振臂一呼,而响应者众的,就是智觊大师这样的人物了。简单的说,智觊大师属于舆论领袖,某些时候,他说话对于舆论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想在宣传上占上风、想塑造有利于自身的舆论环境的派别,都会希望得到智觊大师的帮助。在古代这样大众传播基本为零的年代,舆论领袖的作用就更是举足轻重,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扮演着媒体的角色。
我不敢随意乱说,思索片刻才道,“大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觉得这南北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一年多前,晋王杨广,”说到这里,我不由自主的停顿了一下,心里说不清的滋味,“攻破陈,并处死一批奸佞之臣,雷厉风行的又废止一些苛刻刑法,在南方其实颇得人心,但是晋王班师走后,朝廷接手,似乎并不那么熟悉南地情况,在文治方面想对文人荟萃的南地进行洗脑,以及任命北人管理南方都把积攒的那些人心给挥霍光了。所以南方人心思变,战乱横生。让我说……还是南北沟通的问题。总得有个契机,有些人去慢慢处理这些个沟通问题,好了,天下也就太平了。说到底,三四百年战火蔓延,其实所有人还是希望太平,而不希望又起战乱的。以武治镇压来平南……不可能。”
“阿弥陀佛。”智觊大师道,“徐夫人聪慧过人。”
“大师见笑,”我低声道,“我这不过是些妇孺之见罢了。”
智觊大师道,“徐夫人尚有所不知,其实除了我们说的那些,隋帝还让一些历时几百年的贵族失去一切特权,使其田地、人口都变成官府所有。那些个人一下子从奢华无度变成了靠微薄的田产度日,还要承受以往不曾承受过的徭役兵役,都是怨声载道,不安于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道,“江南叛军想必是参与者众了,有贵族,有读书人,有普通百姓……”
智觊大师点点头,叹道,“这南方不知多少宝刹,又要面临着毁于一旦的危险了。”
“大师过虑了,”我安慰道,“隋帝一样崇尚佛法,不会让您担忧的成真的。”
“阿弥陀佛,大概只有普天下的人们都礼敬我佛,才会太平。”
在我看来,这句话属于大师应景儿的话,他自己估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信。我笑道,“这乱世大家求平安,我看要比治世拜佛的还多呢。”
智觊大师看着我微笑,不以为忤,许久之后,笑容渐消,终是叹道,“徐夫人此言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