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未雨绸缪 第二章 东山庄园(六)(2 / 4)
过几天再取出来,表面已经镀上了薄薄的铅层。虽然不够光滑,但埋在地下充当水管还是可以的。将铁制的餐具放进硫酸锌溶液里,耐心等待几天,餐具表面会镀上薄薄的锌层。什么?镀铬更好?你听说过硫酸铬吗?研究镀铬工艺?算了吧,太复杂没条件没时间且不说。你知道哪里有铬铁矿吗?中华大地贫铬啊。哪里有?正确答案是南非阿扎尼亚布什维尔德最多,其次是阿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开条军舰去?那哪能呢。那是帝国主义干的事,我们都是用钱买的。现在还没有国际货币,无法买呀。
那些窑是干什么的?别急,用处还不少呢。砌冶炼炉的耐火砖是烧制的,那些掺有耐火黏土的铸模和石墨坩埚需要培烧,否则太不结实了。还有烧木炭和烧焦碳的窑。木焦油和煤焦油都用桶盛装起来,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研究,这东西还是培养有机化学家的摇篮呢。
那些成天到晚都在烧火的炉子使用的燃料是稻草,别的什么花草树木当然也行,但谁有闲工夫收集那些东西。自家地里就盛产稻草,大量的收购还让周围十乡八里的农户多了一项意外的收入。一锅锅草灰用蒸馏水浸泡,放在炉子上煮。锅上有罩子,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而且弯曲的部分是浸泡在水缸里的管子将水蒸气引走了,流出来的就是蒸馏水。
快烧干的时候将锅里的东西倒进一个四周吊起来的大布兜里,有两个炉子熬的是从布兜里滴出的残羹剩水。熬干后锅底那薄薄的一点白色晶体不是盐而是碳酸钾,是制造钾硝石的原料,当然还得使用钠硝石,得到的产品还有碱。
煎制硝碱的原料来自福建和广东,负责这项工作的人是贾府柴房管事,他原来是山东半岛煎制硝碱的工匠。那里离宋境太近了,因而被严禁煎制硝碱,失去生计的他一无所有。不过现在他又干上了熟悉的老本行。
硝石、木炭和硫磺。想干什么?是做烟花爆竹吗?没劲,做那个干什么。那是做火药兵器?还是没劲,水平太低。用小数量的低水平对抗大数量的低水平能打赢吗?
把硝石溶入硫酸中,提高点温度,用琉璃管将冒出的气体导入蒸馏水中,得到的溶液是硝酸溶液。剩下的是硫酸钾或硫酸钠溶液,这要看你用的硝石是钾硝石还是钠硝石。
实验课题:如何浓缩硫酸和硝酸至最大浓度并测定它们的最大浓度?见习学生们,你们的工作很辛苦。但现在的辛苦为你们将来成为科学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就是现在,你们掌握的技艺已经使炼丹老道垂涎三尺。当然,他的指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