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未雨绸缪 第二章 东山庄园(六)(4 / 4)
鼓风的工人轮换的频率加快了,透过红褐色的琉璃镜片看炉膛也是耀眼的白色光芒,炙热的气浪让没有在水里泡过的人彻底打消了靠近观察的念头。
“开始熔化了。”一位轮流上前观察的大师傅兴奋地叫了起来。
一阵紧张的忙碌之后,矿料彻底熔化了。透过琉璃镜片,坩埚里的分液面很清晰。
“停止鼓风。”
“去渣。”
“取出坩埚。”
六名湿漉漉头带面罩的工人用特制的钳具取出坩埚。不,看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应该说是捧出坩埚。
“准备浇铸。”
“开始浇铸。”
三个坩埚里的熔融体依次注入铸模。
熔融体刚刚凝固一会,铸模就被打碎了,一只乌金坩埚呈现在热切期盼的众人眼前。一阵热烈的掌声、一阵欢呼骤然响起。
“都记下来了吗。”贾迩冶询问一位秀才打扮的年轻人。
“是,都记下来了。”
“明天上午上班之前在这里有个碰头会,你也提前来一下。”
第二天上午上班之前贾迩冶来到冶炼车间时,车间管事、年轻的秀才和几位大师傅都已经来了。大家围在昨天使用的冶炼炉前议论纷纷。仅仅使用了一次,这冶炼炉看来是必须翻修了,那三个石墨坩埚肯定报废了。看来温度实在是太高。
碰头会只有十几分钟,议题只有两点。一是根据昨天的经验,对矿团中各种物料的比例作了一些修改。其二是浇铸早已做好的那个最大的坩埚铸模。会后,贾迩冶就离开了冶炼车间,四天后在生火时才出现在这里。这次他没有穿湿漉漉的棉衣,只是远远的做个旁观者。
接下来的工作是浇铸一个冶炼炉,一个乌金的冶炼炉。钨的熔点仅次于石墨。有了乌金坩埚,什么高熔点的合金不能冶炼?有了乌金冶炼炉,搬到哪儿都可以快速的投入冶炼,当地没有耐火材料也没关系。
以后的工作就是把已经做好的铸模都浇铸成大大小小的乌金坩埚和冶炼炉。不过贾迩冶连看都不去看了,他回到了贾府。两天后的下午,吴公公来到贾府传达皇帝召见的圣旨。